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ID:41144807

大小:31.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7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1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2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3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4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累赘(zhuì)朦胧(méng)语无伦次(lún)B.吞噬(niè)商酌(zhuó)忧心忡忡(zhōng)C.拯救(zhěng)炽热(zhì)惊心动魄(pò)D.忏悔(chàn)瞬息(shùn)忍俊不禁(jìn) 2.下列每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逞能仰慕相得宜彰马革裹尸  B.撺掇筹划家喻户晓迫不急待  C.

2、怪诞静穆永往直前养精蓄锐  D.冗杂惬意语无伦次义愤填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B.《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看到风雨中挣扎的小桃树,我追求理想和幸福的信心更加坚强了。B.央视《中国成语大会》

3、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C.在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时,使他们感到非常可怕。D.雪碧、可乐等饮料,是家家户户深受欢迎的夏令饮品。5.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1)见往事耳(2)一狼仍从(3)但手熟尔(4)尔辈不能究物理6.按要求默写诗句或字词。(8分)(1)斯是陋室,。(《陋室铭》)(2)浩荡离愁白日斜,。落红不是无情物,。(《己亥杂诗》)(3)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4)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了作者凌云之志的一句是:,。(5)《木兰诗》中表明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的诗句是: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两篇(27分)(一)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凝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

5、翰·克里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举,因其自发性,

6、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

7、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7.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本文②③段,列举以及“我”的—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

8、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这一中心论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