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按摩治疗腺样体肥大

中医药按摩治疗腺样体肥大

ID:41144896

大小:91.4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7

中医药按摩治疗腺样体肥大_第1页
中医药按摩治疗腺样体肥大_第2页
中医药按摩治疗腺样体肥大_第3页
中医药按摩治疗腺样体肥大_第4页
中医药按摩治疗腺样体肥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按摩治疗腺样体肥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体会,按摩治疗腺样体肥大,中医治疗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小儿推拿的按摩方案  2013-06-2517:08:26

2、  分类:默认分类

3、  标签:

4、举报

5、字号大中小 订阅中医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体会转载自独钓湘江雪中医腺样体是鼻咽部淋巴组织,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的后部及顶部。2~10岁是腺样体增殖旺盛期,10岁后逐渐开始萎缩,至成年则大部分消失。儿童期因多次感染而肥大者,称腺样体肥大或增殖体肥大。如腺样体肥大堵塞呼吸道,导致脑供氧不足,则需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些患儿家长出于对手术的顾虑,要求保守治疗。现就中医

6、药治疗该病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小儿系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肺脾肾常不足,本病的发生多与肺脾气虚、肺肾阴虚和痰瘀阻滞有关。小儿肺卫不固,易感风寒风热之邪。风寒之邪从皮毛而入,内犯于肺,郁久化热,热郁不散,上蒸咽喉,或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肺经蕴热,清肃失降,挟热循经蒸灼咽喉,致咽喉开合不利,肺气失司;脾常不足,脾虚运化失司,津液化为痰浊,阻于咽喉,致咽喉开合不利,肺气失司;小儿阳常有余,肾常虚,加之感邪后易化热化火,虚火上灼,痰瘀互结,阻于咽喉,而成本病。2辨证论治根据肺开窍于鼻、鼻为肺窍、咽为肺之门户的中医理论,结合小儿肝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7、,拟补气固卫、健脾祛湿、益阴降火、宣肺通窍、活血散结为治疗原则。根据导师俞景茂教授的临床经验,认为以下3型较为常见。2.1肺脾气虚症见鼻塞,涕色白,咯痰白黏,腺样体触之较软,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腹胀纳呆,易感冒,夜间打鼾,舌淡胖,有齿痕,脉细无力。治法:益气健脾、化痰散结。方用玉屏风散合二陈汤加味:黄芪6g、党参6g、太子参9g、炒白术6g、防风4.5g、半夏6g、陈皮6g、柴胡6g、升麻6g、浙贝母9g、僵蚕3g、山海螺12g、茯苓3g、甘草3g。腹胀纳呆、不思饮食者加山楂、砂仁、鸡内金、谷芽、麦芽;鼻塞重、涕色白者加细辛、白芷、辛夷花。2.2肺肾阴虚症见鼻塞,涕黄白,夜间

8、打鼾,喉咙部干燥不适,腺样体肥大久而不消,扁桃体肿大,兼见头痛,健忘,夜卧不安,夜寐鼾声持续不断,多汗,磨牙,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治法:滋阴补肺、补肾填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黄9g、怀山药12g、石斛6g、茯苓9g、牡丹皮6g、玄参6g、麦冬6g、桔梗4.5g、百合9g、炒酸枣仁9g、川贝母9g、地骨皮6g、山海螺12g。鼻塞重者加白芷、细辛、辛夷花;健忘者加益智仁、女贞子、枸杞子;头痛者加川芎、杭菊花。2.3气滞血瘀症见鼻塞明显,腺样体肿大,质硬难消,日久不愈,夜间打鼾,呼吸困难,常张口呼吸,甚则呈窒息状,或伴耳中闷胀,听力下降,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散结消肿

9、。方用会厌逐瘀汤加减:赤芍9g、生地黄9g、川芎6g、丹参6g、柴胡6g、桔梗6g、枳壳4.5g、皂角刺3g、山海螺12g、僵蚕3g、甘草3g。咯痰量多者加浙贝母、玄参、天花粉;有中耳积液者加泽泻、茯苓;涕黄者加黄芩、连翘。3验案举例沈某,女,7岁。鼻塞,涕多清稀,睡眠时有鼾声,咳嗽,咯痰色白,肢体倦怠,纳少,腹胀,大便溏泻。查体: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缓弱。耳鼻咽喉科检查示腺样体肿大,色淡,触之柔软,分泌物色白量多。既往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诊断:腺样体肥大(肺脾气虚型)。治法:益气健脾、化痰散结。方用玉屏风散合二陈汤加味:党参、石斛、陈皮、半夏、升麻、桔梗、柴胡、

10、辛夷花各6g,黄芪、炒白术、茯苓各9g,白芷、细辛各3g,山海螺12g,炙甘草3g。服7剂,每日1剂,水煎服。7d后复诊:鼻塞减轻,涕少,睡时仍有鼾声。遂在原方基础上去白芷、细辛、辛夷花,加僵蚕6g、川贝母3g、夏枯草6g、生山楂9g,以助化痰散结。7剂后再诊:诸症较前明显好转,呼噜声渐消。继服2周后,渐趋康复。4临证体会六七岁时腺样体发育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部分成人仍有残留。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的常见病,出生3d即可发病,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有研究表明腺样体肥大患儿头颅侧位X线片显示患儿头颈成角增大,硬腭变长,前中切牙间角变小,上、下颌角成角增大,审美线失衡,可见腺样体肥大对小儿

11、的生长发育有诸多不利影响。中医学认为鼻为气体出入之门户,司嗅觉、助发音、为肺系所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肺主鼻……在窍为鼻。”肺与鼻关系最为密切。另外,因脏腑的经络所属、表里关系、功能配合等因素,还与脾胃、肾等关系密切。鼻咽同司呼吸,由肺维系,共御外邪。儿童为稚阳之体,脏气未充,易为外邪侵袭,若失治或治疗不当,邪留鼻咽交界之处,痰气结聚,腺样体增殖,咽喉不开,堵塞鼻窍而为病。幼儿期卫外不固,体质不坚,为抵御外邪入侵,腺样体自然增大,以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