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

ID:41146017

大小:6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7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_第1页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_第2页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_第3页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_第4页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升级考试教学成绩质量分析报告榆社三中二0一二年七月7榆社三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升级考试教学成绩质量分析报告根据县教研室的工作安排,我校于6月25日—26日进行了七、八年级升级考试,为查找存在的差距,分析形成的原因,进而寻求努力的方向,现对本次考试教学质量进行分析。一、这次考试成绩的整体情况(一)各科成绩四率比较七年级总体各科各率中,特率接近或超过县水平,总分特率高于县水平,但及格率、达标率上普遍低于县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及格率上数、生,达标率上语、数、政,

2、优率上数、政远低于县水平,七年级培优工作需更上一层楼,而促中扶差迫在眉睫,需引起高度重视。八年级总体上各科各率中,优率、特率接近县水平,而及率、达率与县水平差距较大,其中数、史及率,语、数达率,语优率,政特率远低于县水平,整体情况不容乐观,除注重培养尖子生外,与七年级相同,促中扶差势在必行。(二)学生县名次段人数七年级7前5前10前50前100前200前300前400前500前600前800前1000人数5720305375105123155203262比率10.70.40.30.270.250.26

3、0.250.260.260.26配套情况1-10名11-5051-100101-200201-300301-400401-500501-600601-700701-800应配7131023223018321929配套2551110139121112不配585121217920817本校参考人数为484人,全县总人数为1645人,各名次段应占比率0.29,从上表可以看出,七年级尖子生优势突出,前100名名次段远超应占比率,之后各名次段接近应占比率,而配套情况较差,需各科教师协调配合,相信培优工作会做得更

4、好。八年级前10前50前100前200前300前400前500前600前800前1000人数210265475101124139199259比率0.20.20.260.280.250.250.250.230.250.26配套情况1-10名11-5051-100101-200201-300301-400401-500501-600601-700701-800应配2816282126231560107配套0371110101072346不配25917111613837617本校参考人数451人,全县总人数

5、为1580人,应占比率0.29,前10名、前50名、前600名名次段比率与应占比率差值较大,而配套情况同样较差,这直接影响到年级的整体成绩,配套工作成为八年级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三)提高幅度(与期中相比)语数英理政史地生七年级-12.600.792.51-18.315.856.880.42八年级1.701.89-2.78-7.66-8.611.220.24-6.58与期中相比,七年级语、政,八年级英、理、政、生成绩下滑严重,七年级英、地、生有较大提高,八年级下降科目较多。(四)本校同年级各科、各班

6、五项积分极差语数英理政史地生七年级12.3812.8312.936.033.377.7516.09八年级11.6521.8316.6012.817.9614.665.407.33七年级各班总分五项积分极差值为10.04,八年级各班总分五项积分极差值为19.94。明显显示:各科科任教师发展不均衡,导致各科发展不均衡,最终导致班级发展不均衡。二、存在的问题从数据上看:1、大部分学科及格率、达标率偏低,即使是成绩较好的学科,及率、达率也只有微弱的优势。72、七、八年级尤其是八年级培优工作需要加强,更为严峻的

7、是:在“促中”、“辅差”上相对落后,前300名后各名次段人数比率偏低,导致差生面大,测算成绩不容乐观。3、科任教师发展不均衡。4、学科发展不均衡。5、班级发展不均衡。6、配套情况差。三、问题原因分析1、从学生角度看:生源基础较差,一部分学生受学习基础、家庭环境的影响,学习习惯较差,再加上家长重视不够,导致我校优生面小,差生面大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成为制约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2、从教师角度看:首先,部分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近年来的教师交流,未参与交流的人心不稳,交流过来的了草

8、应付,不同程度存在工作责任心缺失现象,表现在常规不扎实,与学生沟通交流少,对边缘生、学困生关注不够,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其次,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存在偏差,这两方面在备课上体现为:备课针对面窄,体现不出师生的双边活动,体现不出对问题的设置,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实效性差,从而使得课堂上课容量小、效率不高,“双基”7落实不到位,这是导致本次考试及率、达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再次,同班各学科教师之间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缺少交流探讨,对全局观念、合作共赢缺乏足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