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谭伟高本庆刘波摘">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谭伟高本庆刘波摘" />
EMC测试中的电流注入技术

EMC测试中的电流注入技术

ID:41152948

大小:381.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7

EMC测试中的电流注入技术_第1页
EMC测试中的电流注入技术_第2页
EMC测试中的电流注入技术_第3页
EMC测试中的电流注入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EMC测试中的电流注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测试与测量!$()测试中的电流注入技术%&’()*+,-’./,0’*’1234’,5267899’,5:,;’-5/2,<’5&2).629=<7%’.5/,>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谭伟高本庆刘波摘要文章综述了在系统电磁兼容性($())测试中替代直接辐照的电流注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电流注入技术主要有两种:大电流注入(1)4)和直接电流注入(7)4)。1)4技术主要用于辐射敏感度测试,尤其是测试电缆束对射频耦合的敏感度。7)4技术是一种用在高场强辐射场(-4D#)下系统级$()安全

2、裕度测试的新技术,研究的热点是其相对自由场辐照的有效性及等效关系。关键词$()测试高场强辐射场(-4D#)大电流注入(1)4)直接电流注入(7)4)!"#$%&’$%JKLMNMCO0KLPQLLCLRJCOCLCNOPJNS00CTCUVM;CSRVWPQOOCSRKSXCPRKVSRCPJSKYQCLKSLRCN0VWON0KNRC0CUCPROV;NZSCR[KPWKCU0WVOLLRC;UCTCU$()RCLRKSZ+%JCOCNOCR]V^KS0LVWPQOOCSRKSXCPRKVSRCPJSKYQCL_‘QU

3、^PQOOCSRKSXCPRKVSF1)4GNS00K[OCPR)QOOCSR4SXCPRKVSF7)4G+1)4RCLRKSZPNS‘CQLC0RVPV;MUC;CSRON0KNRC0LQLPCMRK‘KUKRRCLRKSZaCLMCPKNUU]JCSRCLRKSZRJCLQLPCMRK‘KUKRVW]KOC‘QS0UCLRVD#PVQMUKSZ+%JC7)4RCPJSKYQCKL‘CKSZOCLCNOPJC0NLNSNURCOSNRKTC;VOCCWWKPKCSRRCPJSKYQCWVORJCLNWCR;NOZ

4、KSVWLLRC;UCTCU$()NRJKZJKSRCSLKRON0KNRC0WKCU0F-4D#G+(NSMNMCOLNOCWVPQLC0VSRJC0CTCUVM;CSRVWRJCCYQKTNUCSPCNS0TNUK0NRKVSVWRJCRCPJSKYQCNLOCUNRC0RVWOCCWKCU0KUUQ;KSNRKVS++()*+,%-#$()RCLRKSZaJKZJKSRCSLKRON0KNRC0WKCU0F-4D#Ga‘QU^PQOOCSRKSXCPRKVSF1)4Ga0KOCPRPQOOCSRKSXCPRK

5、VSF7)4G*+引言裕度测试,英国宇航部门(1"C)和国防研究机构(7D")在这随着各种通信设备、军用雷达等辐射体功率不断加大,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E69A。频谱逐渐拓宽,电磁辐射源数量成倍增加,电子系统的电磁2+大电流注入技术F1)4G环境也日趋复杂。电子战系统的广泛应用和电磁脉冲($(,)研究1)4技术的目的是寻找标准辐射场敏感度测试的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出现,使有限空间的电磁环一种替代方法,因为传统的辐射敏感度测试存在以下问题@2A:境变得更加恶劣。因此,电子系统在高场强辐射场作用下的(*)测试的可

6、重复性差。多数测试是在无反射的屏蔽室中进电磁易损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系统$()安全行的,受试设备($H%)测试区域场的一致性大约在8301的水裕度是评价系统在预定使用环境下电磁兼容性水平的重要平;(2)不能模拟真实情况。原因之一是部分辐照用天线产生指标之一,该值反映了系统电磁兼容性的安全程度。对于一的磁场分量的影响,而通常$()规范只给出了相应的电场般系统而言,安全裕度要求大于或等于/01,而关键系统则要值。用电流注入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上缺点,还大求大于或等于2301。美军标(456!%768/8$《

7、系统电磁环大降低了对辐射源的功率和宽频带放大器的要求,减少了大境效应要求》规定的舰船电磁环境($($)平均值最大达功率辐射对人员及环境的电磁危害。它是辐射敏感度测试的*293.:;(<=>*8=),峰值场强最大值为298/3.:;(2+9=>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法,同时为电磁兼容性安全裕度的测试开?+/=)@*A,而国内某舰测试的电磁环境场强也达到*333.:;。这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大电流注入技术用于$()抗扰性测试些电平都远高于目前实验能够测试的水平,用传统方法进行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而$()标准中抗扰性测试方法也已发系统$(

8、)安全裕度测试已经很难满足要求。因此,必须寻求布了二十多年。*B/9年,这项技术的讨论最早出现在波音公一种新的、简单、经济、有效的测试方法。电流注入技术正是司的技术文档中。*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