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

ID:41153748

大小:98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7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_第1页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_第2页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_第3页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_第4页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II)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数码代表的环节属于海陆间大循环的是()A.③①④⑤B.④⑤⑥⑦C.⑤⑥②⑦D.③①⑤⑥2.改造不稳定径流,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的主要措施是()A.节约用水B.跨流域调水C.修建水库D.植树造林3.为了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问题,建设南水北调工程,该举措改变了()A.海水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读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完成4题。4.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A.0.6℃B.1.8℃C.2.5℃D.4

2、.6℃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读图完成5~6题。5.猎人爬上山顶时,他可以看到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6.猎人想捕获山羊,可选择蹲守在(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下图为世界某大板块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完成7题。7.甲处的板块运动方向是()A.向西南移动B.向东北移动C.垂直隆升D.垂直下降下图是华北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8~9题。8.从成因上看,④所在地区属()A.断层谷B.背斜谷C.向斜谷D.地堑谷下图为某游客4月在

3、我国某地游览时拍摄的日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游客拍摄此景观时面向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聚落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0~11题。10.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11.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是()A.在陡坡上修梯田种粮B.不断扩大内河水产

4、养殖规模C.大力发展山区畜牧业D.在山坡上有计划地栽培果树读我国北方某风景区示意图,回答12~13题。12.该地区公路呈“之”字形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起伏大B.沿线多地质灾害C.降低成本D.连接景区景点13.夏季在该景区旅游,最应注意防御的自然灾害是()A.山洪B.台风C.寒潮D.地震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B.丙甲乙C.丙乙甲D.乙丙甲15.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4B.3C.2D.1读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6~17

5、题。16.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a自然带是狭长分布的热带草原带B.c自然带以针叶林为主C.d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e自然带以亚热带常绿植被为主17.有关g自然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g自然带反映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B.g自然带的南北延伸与沿岸的暖流有关C.g自然带的形成与当地的地形有关D.g自然带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信风登陆带来的对流雨右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该日可能出现大风、降温、暴雨天气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19.此时,远在南方的⑤地天气状况可能是A.

6、阴雨西北风B.阴雨东南风C.晴天东南风D.晴天西北风区域内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读图,完成20~21题。20.图中M代表()A.气候变暖B.臭氧层破坏C.植被破坏D.修建水库21.M要素的变化还可能会引起()A.地下水水量增多B.气温年较差变大C.生物多样性增加D.下游河床向“V”型发展下图为某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22~23题。22.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①④②2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中国为挪威生产

7、的深海半潜式智能养殖场被称为“超级渔场”(左图)。xx6月,“超级渔场”经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穿越大西洋,运抵挪威海域(右图)。“超级渔场”规模庞大,可实现全自动监测、喂养、清洁等工作,一次可养鱼150万条,可抗12级大风。“超级渔场”将推动渔业养殖从近海向深海、从网箱式向大型装备式、从传统人工方式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据此回答24~26题。24.“超级渔场”不选择经苏伊士运河抵达欧洲的主要原因是()A.运输距离远B.红海风浪大C.地中海雨量大D.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有限25.挪威西南部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离岸西风引

8、起上升流B.河流入海口营养物质丰富C.寒暖流在此交汇D.水域开阔,鱼类数量大26.“超级渔场”有助于()A.降低渔业灾害风险B.减少渔业资金投入C.提供更多就业岗位D.推动深海捕捞业发展二.非选择题(共48分)27.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