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芝词作鉴赏

周紫芝词作鉴赏

ID:41160903

大小:3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17

周紫芝词作鉴赏_第1页
周紫芝词作鉴赏_第2页
周紫芝词作鉴赏_第3页
周紫芝词作鉴赏_第4页
周紫芝词作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紫芝词作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诗词鉴赏周紫芝词作鉴赏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1145年(宋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1147年(绍兴十七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著有《太仓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诗话》一卷、《竹坡词》三卷。存词150首。踏莎行情似游

2、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注释】  ①游丝:蜘蛛等昆虫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  ②阁:同”搁“。  ③空:空自,枉自。  ④觑:细看。指离别前两人眼中含泪空自对面相看。  ⑤无因:没有法子。  ⑦兰舟:木兰舟,船的美称。  ⑧渚:水中小洲。  【翻译】  离情好似漫天飞舞的游丝,而分离的人儿飘泊在外,身不由己如风中飞来飞去的柳絮。离别时相视两双泪眼,空自相对。一条河溪烟柳树缕缕,却无法将

3、那木兰舟维系。夕阳斜照下,大雁向远方迁徒,烟气笼罩着沙州草色苍茫。到如今离愁不可回忆。明天不去思量,可是今夜如何过去?  【赏析】  此词抒写离情别绪。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情似游丝,泪眼相觑。一溪烟柳,难系兰舟。写尽了离别况味。下片写别后相思之苦。愁绪无数,无法排遣。全词凄迷哀婉,愁思无限。  上片开头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情似游丝“,喻情之牵惹:”人如飞絮“,喻人之飘泊也。两句写出与情人分别时的特定心境。游丝、飞絮,古代诗词中是常常联用的,一以喻情,一以喻人,使之构成一对内涵相关的意象,并借以

4、不露痕迹地点出了季节,交代了情事,其比喻之新颖,笔墨之经济,都显示了作者的想象和创造的才能。  虽然如此,这两句毕竟还是属于总体上的概括、形容。所以接着便用一个特写镜头给予具体的细致的刻画--”泪珠阁定空相觑“。两双满含着泪珠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彼此相觑。句中的”空“字意味着两人的这种难舍、伤情,都是徒然无用的,无限惆怅、无限凄怆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两句把”空“字写足、写实。一溪烟柳,千万条垂丝,却无法系转去的兰舟,所以前面才说”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派天真,满

5、腔痴情,把本不相涉的景与事勾联起来,传达出心底的怨艾之情和无可奈何之苦。借此,又将两人分别的地点巧妙地暗示出来了。  这种即景生情的刻画抒写,怨柳丝未曾系住行舟,含蕴着居者徊徨凄恻的伤别意绪。  下片写离别之后心情。过片仍写居者行人走后的凄怆情怀。”雁过斜阳,草迷烟渚“,这是”兰舟“去后所见之景,正是为了引出、烘托”如今已是愁无数“。这里景物所起的作用与上文又略不相同了。上片写伤别,下片写愁思,其间又能留下一些让人想象、咀嚼的空白,可谓不断不粘、意绪相贯。  句中的”如今“,连系下文来看,即指眼

6、前日落黄昏的时刻。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就担心,今晚将怎样度过。词人并不迳把此意说出,而是先荡开说一句”明朝“,然后再说”今宵“:明朝如何过且莫思量,先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思量如何过“这五个字的意思实为两句中的”明朝“、”今宵“所共有,词笔巧妙地分属上下句,各有部分省略。上句所”思量“者是”如何过“,下句”如何过“即是所”思量“者,均可按寻而知。这种手法,诗论家谓之”互体“。  【点评】  本词是一首精彩的送别诗。起句直叙离情,并抓住别时的两种物象作比喻。以游丝喻送者的

7、留思,又谐音双关下文的柳丝,以飞絮喻行者的难留,也暗示出这暮春时节,境与情妙合,甚佳。下片写别后的留恋与相思。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用”游丝“、”飞絮“作比,在古代诗词中是最常见的,并不新鲜。但本词以一以喻情,一以喻人,使之构成一对内涵相关的意象,并涵而不露地点出季节,交待送留之情事。笔墨省约,比喻新颖,言简意丰,令人叫绝。”泪珠阁定空相觑“写惜别之情,情真意真游丝、飞絮、烟柳,均是眼前景物,既点明时节为暮春,又暗指情事为离别,可谓妙喻天成,写惜别之情,情真意真。”一溪“两句埋怨柳

8、丝长不能拴住兰舟,悖理而入情,同时又巧妙地点出送别地点与行人所用的工具。一对恋人在绿柳垂丝,柳絮飞舞的春光中,在水边依依惜别的情境生动地凸现在读者的面前。下片也很精彩,妙在含蓄。既可理解为送者,也可理解为行者,故有绾合双方之妙,不必指实,反而觉得空灵剔透。  唐圭璋《唐宋词简析》;此首叙别词。起写别时之哀伤。游丝飞絮,皆喻人之神魂不定;泪眼相觑,写尽两情之凄惨。”一溪“两句,怨柳不系舟住。换头点晚景,令人生愁。末言今宵之难遣,语极深婉。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等词都极清倩婉秀,实兼晏、欧、少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