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法

做好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法

ID:41164780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8

做好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法_第1页
做好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法_第2页
做好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法_第3页
做好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做好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做好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三农“发展新形势,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新思路,为农村金融机构指明了”三农“金融服务的重心与未来的创新方向。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农信社在金融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大有可为。从供给层面看,农村金融还存在着若干短板,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相匹配,如金融资源向”三农“投入偏少,农业贷款难、融资贵,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偏低等。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做好”加减乘除“法。  ”加“:推动金融

2、资源向”三农“倾斜  农信社应进一步将网点向农村下沉,进一步将人员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将资金向农村配置,做到人往农村走、钱往农村投,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三农“。  机构倾斜。农信社应在机构网点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在人流、物流、资金流比较集中的县域(乡镇)社区、行政村,开设可自助发卡、自助开户、自助办理存贷款和理财等业务的智慧银行,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  人员倾斜。当前,农村急需热爱农村、熟悉”三农“、既懂金融知识又懂农业技术的信贷专业人才。为此,农信社应面向高校、面向社会招聘一批涉农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官,加强与当地农业科技部门的对接,改变只管放贷、收贷

3、的传统做法,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将信贷服务与农业科技有机结合,建设富有”三农“特色的信贷服务文化。  资金倾斜。应建立县域法人机构贷存比考核机制,以提升县域贷存比为核心,不断扩大信贷规模,做大信贷总量,确保县域法人机构贷存比稳步提升,促进资金反哺农村。按照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涉农信贷总量持续增加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贷款投向考核与管理,积极引导法人机构支持”三农“发展。  ”减“:减轻”三农“实体经济融资负担  农信社自身应减费让利。加强经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结合涉农经营主体贷款方式、额度、贡献率、担保方式、产业方向等因素实行浮动利率机制,合理确

4、定贷款利率。对财政担保的扶贫贷款和下岗再就业贷款,贷款利率少上浮或不上浮。坚持办贷零费用,除借款合同约定利息外不收任何费用。降低服务收费标准,实行收费政策、项目、价格三公开,减免账户管理费、银行卡年费和转账汇款手续费等收费项目,降低整体收费水平。  帮助涉农经营主体降成本。遵循风险与利率匹配原则,对部分抵押物足值、风险可控的贷款,可无需担保公司担保,减轻涉农经营主体担保费用负担。完善续贷管理政策,推广”流量贷“”无间贷“等信贷产品。积极开展融资工具创新和综合化金融服务,支持涉农企业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帮助涉农企业发行债券或通过银行

5、间债券市场融资,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乘“:助力农业结构调整升级  金融创新是提高农村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有力杠杆。农信社应以满足农村经济融资需求为目标,在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发挥创新在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倍增效应。  创新经营机制。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促进合格融资主体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对称、信用对等、融资对接,加大信贷投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端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发展,使土地越来越肥,农产品越来越

6、绿。  创新金融产品。农信社应主动配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房用地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贷款等产品创新试点,激活农村”沉睡资本“。积极探索推广”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融资等信贷产品,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的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信用共同体。  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推广”金融+龙头企业“”金融+专业合作社“”金融+新农村建设“”金融+打工经济“”金融+精准扶贫“等支农服务模式,全力为农村新型城镇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新型业态和产业集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除“:打通农

7、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农信社应借助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破除农村金融服务提升的瓶颈,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借助政府网格化信息平台,加强与政府网格化管理中心的合作,划分网格,完善金融网格化管理机制,确保”格格有服务“,实现金融服务无缝对接。  推进金融服务电子化。加大农村金融电子化建设资金投入,积极实施自助设备”乡乡(镇镇)通“、电话银行”村村通“、手机银行”户户通“等”三通“工程,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小额取现、转账、支付等金融服务。  推进金融服务互联网化。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加强与农村电商、物流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合作

8、,打造集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