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

第二章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

ID:41167677

大小:627.65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8-18

第二章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_第1页
第二章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_第2页
第二章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_第3页
第二章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_第4页
第二章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与物理电源基础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1金属氢化物镍电池2.4.1概述242MH2.4.2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2.4.3储氢合金电极2.4.4MH2.4.4MH-Ni电池的性能21.概述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荷兰Philips实验室发现LNiLaNi合金有可逆的吸放氢性能,19375年开始作为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1984年Philips成功制造出LaNi合金为负极的MH-Ni电池51988年美国Ovonic公司以及1989年日本松下、东芝、三洋等公司

2、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生产31.概述随着电子、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MH-Ni电池的市场迅速扩大,电动车用大容量电池的开发将是一个更为巨大的市场高容量、环境友好、寿命长的绿色MH-Ni电池将是21世纪应用最广的高能电池之一42.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活性物质:氢氧化镍负极活性物质:金属氢化物电解液:氢氧化钾溶液放电电池反应:MHNiOOHMH+NiOOHMNi(OH)M+Ni(OH)2充电--放电正极反应:NiOOH+HO+eNi(()OH)+OH22充电--放

3、电负极反应:MH+OHM+HO+e52充电2.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充电时1.正极上的Ni(OH)转变为NiOOH;22.在储氢合金电极上,水分子被还原为氢原子,氢原子吸附在电极表面形成吸附态的MH;ab--M+HO+eMH+OH2ab3.吸附态的氢再进一步扩撒到储氢合金内形成固溶体-MH;MH-MHab4.当溶解于合金相中的氢原子越来越多,氢原子将与合金发生反应,形成金属氢化物-MH。-MH-MH放电时1.正极上的NiOOH得到电子变为Ni(OH);22.

4、金属氢化物(MH)内部的氢原子扩散到表面形成吸附态的氢原子,再发6生电化学氧化反应生成水2.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MH-Ni电池的密封过充电时:-正极4OH2HO+O+4e22-负极2HO+O+4e4OH22总反应0(KOH浓度和水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过放电(反极)时:--正极2HO+2e22H+2OH--负极H+2OH222HO+2e总反应0(镍电极出现反极现象,且电极电位比氢电极电势更负)72.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MH-Ni电池的密封与Cd-Ni电池类似,MH-Ni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

5、大量的气体,借鉴密封Cd-Ni电池的设计原理,为了:限制负极析氢保证氧的复合反应消除氧气压力MH-Ni电池一般也设计成负极容量过量在电池反应中,储氢合金担负储氢和在其表面进行化学反应的双重任务在过充电和过放电过程中,由储氢合金的催化作用,可以消除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使电池具有耐过充、过放电的能力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合金逐渐失去催化能力,电池内压会升高82.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MH-Ni电池的密封电池负极容量过量,电池容量由正极限制,负极超过正极的容量称为充电储备容量为防止负极过放电时合金发生氧化,负极还有

6、一部分额外的容量,称为预充容量92.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MH-Ni电池的特点1.能量密度高,是Cd-Ni电池的151.52~2倍2.电池电压1.2~1.3V,与镉镍电池相当,充放电曲线相近,与镉镍电池具有互换性3.可大电流快速充放电4.低温特性好5.可做成密封电池,耐过充、过放电能力强6.环境相容性好,无毒无环境污染7.无记忆效应*MH-Ni电池自放电较大,寿命比镉镍电池稍差103.储氢合金电极氢气、液氢、金属氢化物的氢密度与含氢率113.储氢合金电极储氢合金的性质一定温度下和压力下,储氢氢氢合金与气态氢发生可逆

7、反应生成氢氢化物yM+HMH+Q2y2这个反应的可逆性很好,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在合金吸氢的初始阶段形成含氢固溶体(相),合金结构保持不变xM+HMH2x2当氢气的吸收达到饱和后,固溶体进一步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相)y-xM+HMH+Qx2y212进一步增加氢压合金中的氢含量略有增加3.储氢合金电极储氢合金的性质储氢合金吸收和释放氢气的过程,可以用PCT(压力-组成-温度)曲线表示Gibbs相律,温度一定时,反应有一定的平衡压力零点开始,随着氢压增加,合金吸收

8、氢气,形成固溶体(相)。A点对应于氢在合金中的极限溶解度[H]pH2AB段,相与相并存,呈平直状,称为平台区,相应的平衡压力称为平台压力•PCT曲线是衡量储氢材料新能的重要特征曲线,通过PCT曲线可B点后,相全部转换为相,再增加以知道金属氢化物中的含氢量氢压,氢化物中的氢仅有少量增加3.储氢合金电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