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培训心得体会(3)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3)

ID:41168275

大小:18.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8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3)_第1页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3)_第2页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3)_第3页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3)_第4页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3)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加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2015年8月2日-2015年9月3日,《市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这中有,教授的《“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教授的《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教授的《有效校本教研探索》。   从“时代呼唤名师”“名师在哪里”“如何成为名师”三个方面阐释了“名师成长之路”的主题。这拉近了我们与名师的距离,给了我们奋斗的方向,前进的动力。   ,教授引用大量例子说明如今教育的悲哀。特别是那条标语,“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让人莞尔一笑。可校的背后蕴藏着无数的辛酸。中国学生苦力耐力非常出众

2、,可创新人才却十分匮乏,引人深思。   向我们罗列了学生喜欢的的教师类型,以及学生不喜欢的教师类型。从而引出影响教师权威的因素。这都让我们值得深思,究竟我们想成为哪种类型的教师呢?   教授运用多种实例告诉我们做学术不能有思维定势。一种回形针的用途不只有十几种,可以有无数多种,只要我们懂得运用信息交合法,迂回思维法。我们就可以有许许多多的答案。   这四个讲座从各个角度让我们明白了当一名老师,仅有学问是完全不够的。我们应当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及业务能力。要先有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思考,我们不仅是传道者,示范者的

3、角色,更应该是引导者,父母家长的代言人的角色。在找准角色定位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人。不再对他们进行机械教育,在日常课堂中充分发挥我们的教育机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参加通识培训心得体会】参加通识培训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去钻研探讨,可以利用信息交合法迂回思维法融合于实践教研中。写论文我们可以因此找出多个点,以点带面可写出一篇篇有价值的论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参加通识培训心得体会2,为期30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圆

4、满结束,培训中,、分别就《名师成长之路》、《“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例谈教学科研中的思维技巧》、《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等方面作了专题讲座。四个博士教授的讲座各有风采,各自抓住不同的角度为老师们分析,“什么是教育?如何作为一个名师?如何教育教学?”   在这四场讲座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不但对学生的心身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而且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人格魅力的

5、老师,将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愉悦和享受。在他的课堂中,学生的身心都是自由的,他们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在这里,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没有绳绳索索。有的是自由,有的是坦诚,有的是争论,有的是碰撞,有的是和谐和幽默。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想做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本人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关爱学生。一个教师是否富有人格魅力,就要看是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而这主要是看他是否从师生平等的关系上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生。二是渊博的知识、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知识是水,魅

6、力是舟,教师的魅力需要其用渊博知识的才能显示出迷人的风采。三是挖掘“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其实,学生一样需要“尊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应顾及学生的“面子”,给他们“下”的台阶。有时,表扬比批评会来得更好。学生一旦有了些许进步,我们教师就应及时表扬他们,不应吝啬赞美的言辞。教师如若能对学生多些鼓励、少些责备,那么学生就会多份自信、少点怨气。【参加通识培训心得体会】文章参加通识培训心得体会出自四是做学生的坚强后盾。教师应是学生的坚强后盾,应是在学生失意、气馁时能及时给予安慰及鼓励的人。   教师的人格魅力

7、虽然无形,却时刻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活在学生的记忆中。因此,教师只有以其优秀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参加通识培训心得体会3   ,市教师进修学校,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作为安海镇教师,有幸聆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他们的讲座视点新颖,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    让我找到了学习的榜样,深受启发。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三大方面:一、时代呼唤名师;二、名师在哪里?三、如何成为名师。讲座中列举的“霍懋征、魏书生、孙双金、吴正宪”

8、等当代名师,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示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追寻他们的成长足迹,我思绪万千。“名师名在哪里?”杨教授给了我们很明确的回答:名师要“名课、名篇、名徒”;名师当有六度素养:思想要有厚度、胸怀要有宽度,学识要有广度,研究要有深度、追求要有韧度,引领要有效度。“如何成为名师?”名师成长就是教师心智的丰富和开放,要有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有专业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