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 再别康桥

听课笔记 再别康桥

ID:41170869

大小:22.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8

听课笔记 再别康桥_第1页
听课笔记 再别康桥_第2页
听课笔记 再别康桥_第3页
听课笔记 再别康桥_第4页
听课笔记 再别康桥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课笔记 再别康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听课笔记《再别康桥》授课人:廖金燕老师授课时间:2016.12.29授课班级:118一、情境导入1、导语悄悄地他走了,正如他悄悄地来。他虽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的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仍觉得他以三十五岁的年华“云游”不返是个悲剧。但是诗人的才情也许因这种悲剧性的流星般的闪现而更显其闪耀。在这一来一去之间,给我们留下了恒久的思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深情吟唱——《再别康桥》。2、创设形象情境介绍了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本人的写作处境。课件投影:多媒

2、体课件展示康桥风光、剑桥大学。一、诗意朗诵,领悟诗情1、欣赏配乐朗诵,从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感受和心境,感受诵读的魅力;2、集体朗读。然后请个人起来朗读。(注意节奏、快慢、高低、重音轻音等技巧。)3、在诵读的基础上请同学来谈谈朗读体会。二、朗读《再别康桥》:请学生们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学生读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学生的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请同学朗读,同学们一起读。二、鉴赏品评(一)、每小节分析,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去彩。问:不管来还是走,都是轻轻的,这是为什么?答:不忍打破宁静而和谐

3、的康河,忍破坏这份“宁静美”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问:这一节情感是怎样的?答:愉悦的问:作者为什么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而不是朝霞中的或其他时间的?答:夕阳是温柔的,夕阳染红了新娘的脸庞,更体现的新娘的羞涩。问:作者为什么把金柳比作新娘,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答:柳垂下的感觉像新娘的羞涩问:都说红花绿柳,为什么作者要说金柳?答:因为在夕阳下问:在中国古代柳意味着挽留,不仅作者舍不得离开康桥,连康桥的柳都在挽留他,“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给作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里有一个词可以形容作者的心情,

4、请同学说一说是哪一个词,为什么?答:“荡漾”康桥的一草一木在作者心中都很美好,作者把对康桥的喜爱融进了作者的整个胸怀,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不管什么时候,在作者心中康桥河畔的金柳都是最美的新娘第三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问:这一节情感是怎样的?答:轻盈,无拘无束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水草的,你有什么感受?答:在水底招摇,这里的招摇是褒义词,表明了水草在水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表现了水草的轻盈。使一幅图变成动态的画面,同时也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与象征。问:“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答:作者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而在康桥可以实现作者的愿望,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他愿意做水草。水草本不是特别的事物,可是在作者心中如此美好,是因为作者在水草中灌注了自己的感情。水草本无情,有情的是人。第四节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问:“彩虹似的梦”有什么特点?答:在康桥的生活很美好就像彩虹一样,然而彩虹却瞬间即逝,作者把在康桥的生活比作梦,梦醒了,告别却更难。只看诗,我们就能知道塘水五彩斑斓,非常漂亮,如此景色更加舍不得告别。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情感达

6、到了高潮问:“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中的“在”字有什么含义?答:化虚为实,就像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者似乎忘了他就要离开,想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第六节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作者有些乐极生悲,从第五节到第六节有巨大的感情落差,作者从幻想回到现实,而他马上就要离别,难掩心中的失落,心情瞬间就低落了下来。问:“悄悄”是无声的,“笙箫”是有声的,为什么要写“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答: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对康桥依依不舍,发不出任何声音,连夏虫都感受到了他的悲伤,沉默了。第七节悄

7、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问:作者为什么要悄悄的走?答:他再次回到康桥的时候,康桥已经不是原来的康桥,而他也不再是原来的他,所以他不想打破这一片宁静,在他心中康桥是最美的。问:“不带走一片云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潇洒(二)、分别从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三方面来赏析诗歌。1.形式方面主要指诗歌的建筑美,是句子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

8、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2.语言方面主要指诗歌的音乐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