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都市的标准

国际大都市的标准

ID:41173778

大小:19.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8

国际大都市的标准_第1页
国际大都市的标准_第2页
国际大都市的标准_第3页
国际大都市的标准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际大都市的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大都市的标准国际化大都市"这个概念的起源,究竟是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的,还是英国学者霍耳在1966年提出的,无关紧要。在中国,它业已成为一顶给城市加冕的皇冠,高于现有一切奖项,而且是一个城市有幸被视为伟大的城市的最佳搭配。在全球化的深刻背景下和中国城市的"狂飙突进"运动中,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厘清国际大都市的人性化指标和必备条件,令城市的努力不致于迷失方向。标准一:区域中心国际大都市不单纯等于拥有跨国公司、国际航班、五星级酒店、酒吧、别墅、高尔夫球场、地铁、西餐、外国乐队、巨型建筑这些符号化的东西。与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世界交通的

2、重要枢纽、城市人口和城区规模这些必要前提相比,国际大都市的意义更似一种能量的聚合体,在全球版图上举足轻重、舍我其谁。以纽约计,它的GDP值单拿出来可以在全世界国家中排位第14,超过澳大利亚;如果将美国5个最大的城市合起来看做一个国家,它在全世界可以达到第四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作为社会能量的聚合体,国际大都市的对全球技术、资金、人才流动的控制功能超出了国家的范畴,城市高度职能化,服务于全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市场体系中的控制点。在本国区域内,它是绝对的区域中心。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未来的国际大都市只有可能从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4个城市中产生,它们各有环渤海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

3、圈为依托。北京作为首都聚集了全国的精英而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海是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广州是华南的中心和世界性商埠,香港则是亚洲都会和购物天堂。除此之外,其余的中国城市至多只能达到专业功能的国际化,比如国际旅游城市等。标准二:移民之城国际大都市需要国际化人才,外来人才的加入与常住暂住人口的增加、移民的速度是同步的,而其中外国人的多少成为衡量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可量化指标,反映了城市在国际分工中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外国企业、外国留学生、外国专家和外国人才移民。关于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口的比例,存在着5%、8%、15%、20%4种不同的说法。以最低的5%计算,一千万人口的城市必须拥有50万常

4、住外籍人士,在这一点上,北京、上海、广州目前无一达标。从1820年到1920年,有1130万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纽约,为纽约超越伦敦成为世界最大城市提供了人力资源。1965年以来,每年仍有75000人获准移居纽约,而外国留学生和暂住型职业人士更是源源不绝。综合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在北京,1400万人口中有外来流动人口380万,常住北京的外国人有10万多人;上海1600万人口中有387万外来流动人口,有2万外国人常住上海(注:据上海《文汇报》报道,目前总共有来自世界一百二十六个国家的一万九千五百名外国人,在上海从事各项工作。);广州外来流动人口突破400万,有1万外国人常住广州。标准三:会展之城

5、国际大都市通常也是国际会展城市。有一个说法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每年至少要举办150次以上由8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会议。巴黎的国际会议更是多达300多个。各类国际会议的召开可以拉动旅游、广告、运输、通讯等第三产业,由它带来的延伸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在中国城市中,香港的国际性会议是最多的,其次北京,广州是最少的。标准四:组织之城国际组织分布列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巴黎、布鲁塞尔、伦敦、罗马、日内瓦、纽约、华盛顿、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哥本哈根。纽约市政府曾调查得出结论:纽约为联合国每投入1美元即可获得4美元的收益。小小瑞士就有近400个国际组织,没有沙漠的德国争取到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6、UNCCD)秘书处设在波恩,连印度和泰国都各有10多个国际组织机构。全球大大小小的国际组织有4万多个,国际组织能吸引外资的大量流入,所在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所在城市也成为大型国际会议的主要举行地。1999年世界竹藤协会全球总部落户北京,2002年联合国所属的亚太农业工程和机械中心总部迁址北京,2003年上海合作组织常设秘书处定址北京,再加上即将在北京成立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总部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组织总部。所有这一切都证明北京正在向世界组织之城迈进。我们希望看到吸引国际组织总部入驻的思维在中国的大城市生根。标准五:服务之城全球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

7、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在这方面,中国目前做得最好的城市是香港,它的服务业比重已达到了82%,北京居第二位,服务业比重为61%,上海最低,服务业比重为48%(内地的城市因为带有郊区,而且郊区的面积往往是市区的数十倍,所以第三产业的比重普遍偏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杨汝万对北京的城市诊断是,当城市的规模化发展与城市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一对矛盾体时,北京必须完成从规模化发展向功能化发展的转变,北京的下一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