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 专题13 实验方案的改进(预测题,无答案)

决胜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 专题13 实验方案的改进(预测题,无答案)

ID:41174558

大小:41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8

决胜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 专题13 实验方案的改进(预测题,无答案)_第1页
决胜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 专题13 实验方案的改进(预测题,无答案)_第2页
决胜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 专题13 实验方案的改进(预测题,无答案)_第3页
决胜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 专题13 实验方案的改进(预测题,无答案)_第4页
决胜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 专题13 实验方案的改进(预测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决胜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 专题13 实验方案的改进(预测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3实验方案的改进1.如图:把气球中的镁粉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发生变化(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有气体放出B.本实验能说明与稀盐酸反应时,镁粉比镁条更快C.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有热量放出D.本实验能说明温度降低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收集氧气C.量取液体D.测量pH3.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4.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①干燥氢气B.②检验氧气是否集满C.③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D.④验证Zn、Fe、Cu的活动

2、性强弱5.1元硬币的外观:①有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③“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③为实验B.②为猜想假设C.①为发现问题D.③为设计实验二、非选择题6.小明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来制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他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分析,认为该实验中可能会有一氧化碳产生.【查阅资料】一氧化碳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设计实验】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验证:(1)A装置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2)刚用酒精灯给试管A加热时,B装置中就立刻产

3、生气泡,但液体并没有浑浊的现象出现,原因是______.(3)C中湿润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说明有_____气体生成,证明小明的判断是正确的.你觉得实验产生该气体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______.(4)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右侧导管口添加____装置.(5)当反应结束后,小明发现一个问题:若先停止加热,______而导致试管炸裂,但若先去除B装置,则会导致________.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操作,将试管中还原出的铜倒出:_________.7.科学的核心是研究,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让我们亲历科学活动,体现科学的发现过程和方法。(Ⅰ)已知

4、: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某学生欲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装置A、B都可作发生装置,其中可控制反应进行的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4)两个净化装置相连接时,其仪器接口顺序应为______接______(填接口序号)。(5)若用装置E收集二

5、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填接口序号)进入。(Ⅱ)下面是初三某班学生探究铁生锈实验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1)优化实验时将Ⅰ中自来水换为蒸馏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优化实验时增加Ⅳ是为证明铁生锈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有关。(3)实验Ⅴ在软塑料瓶中完成的,一周后可观察到铁钉生锈,_____________,同时铁钉靠近水边附近部分锈蚀得厉害。由此可知:铁生锈实际是铁与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4)实验Ⅵ还可用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实验名称)。8.如图是小忻同学设计的一套实验室制备纯净、干燥的CO2和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的装置。(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2)在实验室中,为制得二氧化碳,应选择装置______填在A处。(3)为获得纯净的二氧化碳,装置B中应放_____,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A.NaOH溶液B.澄清石灰水C.饱和的NaHCO3溶液D.浓硫酸(4)当装置E中收集满CO2时,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把注射器D中5mL浓NaOH溶液压入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7、__________。小平同学认为要证明CO2与NaOH确实反应,还应把注射器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的_______,再做一次实验。(5)小红认为,我们还可以采用检验生成物的方法,确认CO2与NaOH反应了。于是,小玲同学取少量E中溶液于烧杯中,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未发现有气泡产生。据此现象小玲认为CO2与NaOH没有反应。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6)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几位同学结合所学知识分工合作,集思广益,设计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请将下表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