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等级要求

防爆等级要求

ID:41175754

大小:10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8

防爆等级要求_第1页
防爆等级要求_第2页
防爆等级要求_第3页
防爆等级要求_第4页
防爆等级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爆等级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防爆基础知识1、防爆电气设备按GB3836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气体组别)+温度组别-----ExdIICT62、根据所采取的防爆措施,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油浸型、充砂型、浇封型、气密型、特殊型、粉尘防爆型等。下面介绍我们常用的标识含义,具体如表1所示。表1防爆总标志电器设备类别符合防爆型式符号防爆原理煤矿用电器设备工厂用电器设备型式符号ExIII隔爆型d将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结合面或结构缝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能保

2、证内部的火焰气体通过间隙传播时降低能量,不足以引爆壳体外部的气体。增安型e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其内部和外部部件可能出现危险温度和、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的防爆型式,在结构上进一步采取保护措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安型i设备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在标准规定条件下(包括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本质安全电路。正压型p通过保持设备外壳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压力的措施来达到安全的电气设备在系统内部保护静态正压或保持持续的空气或惰性气体流动,以限制可燃性混合物进入

3、外壳内部。带走设备内部非正压状态时进入外壳内的可燃性气体,防止在外壳内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充油型o将整个设备或设备的部件浸在油内(保护液),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外面的爆炸性气体环境。充砂型q在外壳内充填砂粒或其他规定性的粉末材料,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或高温均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设备保护型式。浇封型m将可能产生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部分的电气部件,浇封在浇封剂(复合物)中,使之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采用浇封措施,可防止电气元件短路、固化电气绝缘,避免了电路上的火花以及电弧和危险温度等引燃源的产生,防止了爆炸性混合物的浸入、控制正常和故

4、障状态下的表面温度。设备类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类。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气体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

5、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表2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组别与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之间的关系气体组别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mm)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IIA1.14>MESG≥0.91.0>MICR>0.8IIB0.9>MESG>0.50.8≥MICR≥0.45IIC0.5≥MESG0.45>MICR温度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组,使得对应的T1~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温度组别、设

6、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表3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温度级别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可燃性物质的点燃温度(℃)T1450T>450T2300450≥T>300T3200300≥T>200T4135200≥T>135T5100135≥T>100T685100≥T>85为了更进一步地明确防爆标志的表示方法,对气体防爆电气设备举例如下:如电气设备为I类隔爆型:防爆标志为ExdI如电气设备为II类隔爆型,气体组别为B组,温度组别为T3,则防爆标志为:ExdIIBT3。如电气设备为II类本质安全型ia,气体组别为A组,

7、温度组别为T5,则防爆标志为:ExiaIIAT5。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日期:2011-07-12最小点燃电流(MIC)——在规定的试验装置上,用直流24V、95mH电感的火花进行3000次点燃试验时,能够点燃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小电流。此电流降低5%即不能点燃。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各种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对甲烷与空气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的比值。国际上常用的防爆电气设备标志举例 国际电工委员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