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ID:41182657

大小:26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8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弹力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弹簧、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B.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D.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答案】D2.下列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A.压弯的锯条B.拉长的橡皮筋C.被挤压的皮球D.捏瘪的橡皮泥【答案】D3.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B4.下列物体中没有弹力的是A.吊绳对水桶的拉力B.桌面受到茶杯的压力

2、C.汽车刹车时受到减震的缓冲力D.使瀑布下落的力【答案】D5.小东和小明分明购买了两种胶球,小东说:“我的球弹性比你的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A.把两个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个球较硬C.让两球于离地等高处坠下,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答案】C6.一个木箱放在斜面上,如以下选项所示,能够正确表示斜面受到木箱的压力F的是A.B.C.D.【答案】D7.如图所示,ABCD顺序表示了射箭的整个过程,运动员先将箭搭在弓上,然后慢慢拉弓,将弓拉

3、满后松手,箭疾驰而飞,在以上过程中,弓的弹力最大的时刻是A.B.C.D.【答案】C8.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设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C.弹簧的长度跟所受拉力成正比D.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答案】B9.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最大测量值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C.弹簧在壳内,测量时不必考虑弹簧的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的问题D.要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答案】C10.弹簧测力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越长,它所受的拉力就越大B.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用来表示它的型号C.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拉,也可以水平拉,但不能倾斜拉D.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答案】D11.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1000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A.2000NB.1000NC.0ND.500N【答案】B12.有一自制弹簧测力计,量得弹簧原长8cm,当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2.5cm,则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14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A.12NB.28NC.16ND.22N【答案】A13.下图展示了

5、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测量方法错误的是A.B.C.D.【答案】D14.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由于粗心大意,未将指针调零,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指针已经指在0.4N处,那么他用该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物重,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应当把每次的读数A.加上0.4NB.减去0.4NC.不能用来测量D.既不加也不减任何值【答案】B15.关于弹簧测力计上零刻度的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指针的初始位置B.弹簧的伸长为零C.弹簧所受的拉力为零D.弹簧的长度为零【答案】D16.几个同学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A.臂力大的人

6、所用拉力大B.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答案】B17.一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的受力论述中,正确的是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答案】C18.下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

7、、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L甲L丁B.L甲=L丙,L乙=L丁C.L甲L丁【答案】B19.下列关于弹力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D.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答案】ABD20.在跳板跳这一动作中,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如图),跳板由于发生______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从而产生__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弹力。【答案】弹性向上21.包饺子、捏面人是利用了面的_______

8、___,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