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洋亭说课稿

游洋亭说课稿

ID:41184702

大小:26.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8

游洋亭说课稿_第1页
游洋亭说课稿_第2页
游洋亭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游洋亭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想象给儿童阅读诗歌插上翅膀—《清平乐•村居》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清平乐•村居》。一、说教材《清平乐.村居》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词。上下片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既描写乡村恬静的景色,又运足笔力勾勒了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借此抒发了对优美乡村环境的喜爱,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对人们安居乐业理想生活的追求。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单元整体目标,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熟读成诵。想象这首词所描

2、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过程与方法:借助诵读、想象、表演,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辛弃疾美好的人生愿望。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特点,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好。难点是领悟辛弃疾美好的人生愿望。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创设生动的情境引领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想象,质疑,以疑促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法:在老师以上方法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描述、表演等方式深入文本,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

3、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一下教学过程。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学生观看古诗新唱问唱的是什么?,我说:“今天我们学的一首词也是《村居》(出示《村居》的诗和词,对比着看看,你发现了那些不同之处?”相机点拨:其实,清平乐是词牌名,词可以和曲吟唱,词牌名就表示曲调和节奏,“村居”才是题目,与词的内容有关。(设计意图:同题诗引入,对比发现,简介明了文体。)(二)整体感知理解词意1、学生看课文插图,整体感知词中描

4、写什么地方?什么景物?有哪些人物?2、听老师读,我故意念一遍有错字的整首词,学生能很快发现,我把“檐“念成“詹”,把“媚”念成“眉”,“媪”念成“温”,“剥”念成“剥(波)”;“莲蓬”不能读成轻声是什么原因?估计学生找不出来,我相机引导先观察词的上片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小、草、好、媪“,学生自然会发现每个字都带“袄“音,观察下片“鸡笼、莲蓬”,学生不难发现“莲蓬”读第二声更押韵。然后顺势范读一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学生再读一遍,注意韵脚的到位。3、我们读的时候,有的地方稍作停顿,比如“茅檐、低小”,但停

5、而不断,你们来试试;有的地方稍稍延长了,比如“青青草”,你们揣摩揣摩,再读读。4、自由读后齐读小结。(设计意图:在听范读感受,多遍自读自悟中,发现体验词的语言表达形式。并在一次又一次饶有兴味的朗读中,品味词独有的节奏和韵律之美。)(三)想象画面品味语言(1)自主学习:我提示学生,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词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小组合作:把自己的对诗句意思的理解讲给小组的同学听。(3)全班交流:1、茅檐溪草图在学生的描绘中相机点拨描述: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追问:“青”字能去掉吗?激发想

6、象绿草茵茵的景象。总结:诗人开篇勾勒“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和平宁静让人无限回味。最后我引读:“茅檐”生接读“低下”,我引读“溪上”生接读“青青草”。2、翁媪相媚图①“媚”是由那两个字组成的?介绍:古代的女子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对着镜子描眉毛,丈夫也会精心地给妻子描画眉毛。“相媚好”就是---学生就会自然想到是相互喜欢。②结合诗句,引导学生描述:“茅草屋里,一对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着乡音,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在亲热地聊天互相取笑。”③他们会相互说什么呢?我扮婆婆,随机找男学生对话,启

7、发他想象,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并提示他把话说完整。预设:师:老头子呀!日子过得可真快呀!我都老了。生:老伴呀,在我眼里你可是给以前一样漂亮。师:看我们的孩子多孝顺又能干。就是小儿最淘气。生:是呀,我们忙忙碌碌大半辈子,也该想想轻福了,真是高兴!④这是谁家的翁媪?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这么有趣,真让人羡慕呀?带着这样的温情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3、大儿锄豆溪东小结:“最大的孩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锄草。”4、二儿织笼图小结:“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5、小儿剥莲图①交流理解:最小的儿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②提

8、问:“卧“可以换成那些词?学生可能会想到“趴、躺、睡”,你觉得用哪个字更传神?对比体会“卧”更能表现小儿的可掬憨态。更能表现辛弃疾的喜爱。③最后生比赛读,看谁能读出小儿的可爱。6、完整的村居图在你眼里这是怎样的村居生活?引导学生总结:这是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场景。配乐师范读后生齐读,提示:读出宁静的乡村生活,人们平静的心态,最小儿子的无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