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答题分析评卷总结及教学建议

2011答题分析评卷总结及教学建议

ID:41186174

大小:1.08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8-18

2011答题分析评卷总结及教学建议_第1页
2011答题分析评卷总结及教学建议_第2页
2011答题分析评卷总结及教学建议_第3页
2011答题分析评卷总结及教学建议_第4页
2011答题分析评卷总结及教学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答题分析评卷总结及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 广东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科答题分析、评卷总结及教学建议胡小刚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州·2011年9月18日讲座提纲第30题(有机题)答题分析及总结第31题(计算题)答题分析及总结第32题(无机题)答题分析及总结第33题(实验题)答题分析及总结对中学化学相关教学的建议第30题 (有机题) 答题分析及总结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直接生成碳-碳单键!化合物I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1.试题分析(1)化合物1的分子式为_______,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注明条件)第一空:C5H8O4,部分考生将元素符号顺序写错。第二空: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2.答题分析正确解答:错

2、误解答:错误解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不完全):无酸、碱条件下水解:(2)化合物II与足量的浓氢溴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注明条件)。错误解答:(3)化合物III没有酸性,其结构简式为___;II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能与饱和NaHCO3反应放出CO2.V的结构简式为____.正确解答:OHCCH2CHOO=HCCH2CH=OCH2(CHO)2CHOCH2CHOCH2=CH-COOH错误解答:HCO-CH2CHOCHO-CH2CHOHO-CCH2CHOOHCCHCHO2HC=CHCOOHCH2=CH2COOHCH2CCOOHCH=CHCOOH(4)反应式中1个脱氢剂VI分子获

3、得2个氢原子后,转变成1个芳香化合物,该芳香族化合物结构简式为_____.错误解答正确解答(5)1分子N,N-二甲基苯胺与1分子苯乙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的反应,其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1mol该产物最多可与____molH2发生加成反应。错误解答正确解答规范:结构简式或结构式写法。规范:化学键连接方式。规范:有机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规范:注意反应条件。加强:信息迁移与推理能力的训练。加强重点、难点教学:有机物结构、反应及性质;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的相互转换。3.有机化学教学建议第31题 (计算题) 答题分析及总结难度适中,与2010年相比难度相当,但阅读量和计算量却增加很多

4、。得分情况:平均分:8.52。1.试题得分情况参考答案:υⅢ>υⅡ>υⅠ,Ⅱ。大多考生正确;部分考生书写不规范,如υ3>υ2>υ1,2等;部分学生读图能力较差,不能理解平均反应速率的概念,没注意到限定时间为0-30小时内的平均速率,直接通过起点的斜率来读速率。2.答题分析(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产速率υⅢ、υⅡ、υ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种催化剂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约一半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并用图形表达出来。有部分考生对反应基本原理理解不够,在画图过程中没有体现活化能峰。(2)①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

5、变化图(进行必要标注)部分学生混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即:没有理解△H的正负号的含义)。标注不规范、错误,如△H的单位写错,或△H写为E,或直接写成错误的数值等。方法一:设CH4初始浓度为xmol·L-1(2)②将等量物质的CH4和H2O充入1L恒容密闭反应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生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求解方法:本小题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按照转化率的计算格式来设未知数(初始或平衡时甲烷的浓度等);利用平衡常数公式代入数据进行计算;最后计算出甲烷的转化率。方法二:设CH4平衡浓度为xmol·L-1方法三:设CH4初始摩尔数为

6、xmol方法四:设CH4转化率为x平衡表达式写错,主要是在平衡表达式中漏掉H2O的平衡浓度。物质间量的关系对应错误、写错关系式。计算错误:方法一、三中,求解出x=0.20,甚至计算0.1/0.11得0.09、0.99、0.0909等错误结果。粗心大意:方程式抄错、漏掉3次方或3次方写为2次方、0.10写成0.2或0.01等。有效数字错误。书写不规范:不标注初始或平衡浓度。审题不仔细:将甲烷初始的摩尔数设为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部分,部分考生不会写或没时间写,做了的考生正确率较高。主要错误:忘记物质状态,方程式没有配平,几个方程式相加错误等。(3)已知,CH4(g)+2O2(g)=CO

7、2(g)+2H2O(g)△H=-802kJ/mol,写出CO2生产CO的热反应方程式。规范:方程式书写,单位表示,文字表达,画图(标注、坐标轴名称及单位、线型、曲线变化趋势及定位等),有效数字。准确:计算要准确,单位换算要无误,物质间量的关系要清楚。重点掌握原理概念: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转化率等原理概念要清晰、明确,计算公式才不会出问题。3.计算题教学建议第32题 (无机题) 答题分析及总结32题是一道工艺题,大部分考生对工业流程图不熟,难以短时间内对整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