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感悟——语文学习的灵魂

读后感感悟——语文学习的灵魂

ID:41189285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8

读后感感悟——语文学习的灵魂_第1页
读后感感悟——语文学习的灵魂_第2页
读后感感悟——语文学习的灵魂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后感感悟——语文学习的灵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悟——语文学习的灵魂江苏省镇江市红旗小学张琳在反复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发现《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许多明确的要求。“阅读  ……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这些具体的要求归纳起来,就是对学生感悟能力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到了高年级,感悟已经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灵魂之所在。感悟,是指对课文有了接触而引起的思考,有所领悟。所有的思考与领悟概括起来,不出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即作品

3、本身的艺术特色,作家在作品中使用的各种写作方法、技巧,优美的词藻,不同一般的结构特色等等,这是一篇作品带给学生最初的感受,学生只有在感受了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才能上升到感悟的第二个层次。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3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

4、系,……”二是人文精神。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就在于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它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真、善、美”,是文学的魅力之所在,也是感悟的高层次。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  5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可见,感悟能力的高低,它是衡量高年级学

5、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提高学生感悟能力是五、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与主要努力方向,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刻不容缓,立即行动起来。回想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类有思想,能思考。思考是感悟的源泉,阅读过程中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都与思考密不可分,离开了思考,我们将寸步难行,还谈什么感悟呢?思,思什么?思文题(解题意),思文字(读懂语言文字),思文意(理解文章内容),思文旨(领悟文章中心)。3只有思考了,才能通过表层的语言文字领略到作者的思想;只有思考了,才能发现每个人的不同感受;只有思考了,才能使

6、你变得更聪明,更有头脑,学会判断、分析、综合……成为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其次,要养成精读文章的习惯,那种只是粗略地读了一两遍文章后就要学生大谈感悟的做法是我们坚决应该摈弃的,试问,在生字不认识,关键的词语不理解,连大致内容都讲不清的情况下,学生何来感受?即使有感悟,这感悟真实吗?正确吗?全面吗?一旦发生了先入为主的情况,教师要想再在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理解,那可就是难上加难了,我们何必在学生走入岐途之后再花大力气将他们拽回来呢?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精读文章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得出正确的感悟。日常教学中,教师

7、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字、词、句段篇教学和听、说、读、写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自然而然地产生感悟。与此同时,扩大阅读量也是必不可少的。阅读的量越多,文章接触得多,自然“见多识广、触类旁通”,感悟越深,体验也越深。如果每学期仅凭课本上的二十几篇文章,学生见闻和感受也局限在这二十几篇课文中,小学六年也只是读了两百多篇文章,如此少的阅读量,感悟能力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只有大量阅读实践才是提高感悟的最好方法,在教学活动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