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集团生产系统余热余压利用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钢铁集团生产系统余热余压利用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ID:4118997

大小:505.00 KB

页数:78页

时间:2017-11-28

钢铁集团生产系统余热余压利用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钢铁集团生产系统余热余压利用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钢铁集团生产系统余热余压利用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钢铁集团生产系统余热余压利用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钢铁集团生产系统余热余压利用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铁集团生产系统余热余压利用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1概述11.1项目概况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和意义21.3可行性研究的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62工艺设计方案82.1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TRT)82.2转炉煤气回收182.3转炉余热锅炉装置273总图运输333.1厂区概况333.2总平面布置353.3竖向布置353.4运输353.5绿化及消防363.6总图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64电力374.1概述374.2高炉炉顶压差发电374.3转炉煤气回收及余热锅炉374.4照明385给排水405.1概述405.2高炉炉顶压差发电405.3转炉煤

2、气回收415.4转炉余热锅炉415.5排水416采暖通风426.1当地气象资料426.2通风436.3采暖437自动化仪表447.1概述447.2设计原则447.3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系统457.4转炉煤气回收及余热锅炉系统478环境保护498.1设计依据及标准498.2工程概况498.3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508.4噪声528.5厂区绿化538.6环境监测和管理538.7本次技术改造的环境效益539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549.1编制依据549.2采用的标准与规范559.3工程概况559.4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

3、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5510节能6010.1编制依据6010.2概述6010.3综合节能情况6110.4节能措施6111消防6311.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规范6311.2工程火灾因素分析6311.3防范措施6412投资估算662.1概况6612.2编制依据6612.3投资分析6712.4投资估算表6712.5说明6713技术经济分析7313.1资金来源7313.2项目实施进度7313.3流动资金7413.4成本预测7413.5销售收入7413.6利润分配7413.7评价指标计算7513.8盈亏平衡分析75

4、13.9敏感性分析7513.10评价结论751概述1.1项目概况1.1.1厂址地理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厂(以下简称西钢)位于小兴安岭南麓的伊春市西林区。北距伊春49km,南距南岔55km。地理位置为东经129º17′,北纬47º27′。四面环山,松花江支流汤旺河从厂东侧经过,汤旺河为西钢工业水源。西林河从厂区南侧经过并流入汤旺河。厂区距汤林线西林站西北约3km,汤林铁路、鹤伊(高等级)公路在厂区东侧经过,交通运输便利。1.1.2企业现状集团公司始建于1966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5、是中国制造业500强,2006年排名第422位。集团现有总资产44亿元人民币,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伊春市和阿城市,形成由一个核心企业、五个全资子公司和两个控股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已形成年钢2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年钢产量占全省的70%左右,是黑龙江省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是全国75家重点钢铁企业和黑龙江省属13家重点企业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建筑钢材和中型钢材生产基地。被省企业管理协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誉名为“龙江钢铁的脊梁”。企业是伊春市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税收约占全市的40%左右。西钢

6、现有铁矿、石灰石矿、选矿、烧结、焦化、炼铁、转炉炼钢、电炉炼钢、轧钢等主体生产厂矿和辅料、动力、电力、制氧、运输及机修铸造等辅助生产厂,还有检化验、计控、通讯、安全环保、原燃辅料供应与产品销售系统,是具有从采矿到轧材的全部主体工艺、辅助与公用设施各工序的钢铁联合企业。西钢1998年通过ISO1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完成了质量体系GB/T9001-2000标准转换。企业多年来先后获得“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黑龙江省用户满意企业”、“重合同守信誉企业”、“质量、品种、效益标

7、兵企业”等诸多荣誉称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建筑钢材和中异型钢材质量稳定,获得了国家建筑钢材实物质量金杯奖,并获得国家产品质量免检证书。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和意义1.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1.1顺应形势,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耗迅速增加,但能源的开发和生产却严重滞后于消费增长,使得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及以后相当长的的时间内,我国能源需求将呈强劲增长态势,供需矛盾继续加大。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

8、,与国际先进水平比则高出更多。能源的粗放利用,也带来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度攀升,使得一些高耗能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上升。为此,国家提出了实现“十一五”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目标目标。要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就必须做到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就要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大力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快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企业余热余压利用工程是解决我国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