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ID:41200233

大小:251.0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18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发生在身边的事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酒精挥发C.粮食酿酒D.纸张燃烧【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

2、学变化,故D错。故选:B。2.学校厕所水龙头的上方适合张贴的标志是(  )A.B.C.D.【分析】明确题干中图示的意义以及不同环境的要求来解答此题。【解答】解:学校厕所水龙头的上方等场所都需要张贴节水标志。A.这是禁止烟火的标志,不符合题意;B.这是当心火灾标志,不合题意。C.这是节约用水标志,符合题意;D.这是塑料循环使用标志,不合题意;故选:C。3.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  )A.硫粉B.木炭C.铁丝D.红磷【分析】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

3、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故B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C符合题意;D、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发出大量白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19·襄阳)下列物品主要是由合金制成的是(  )A.塑料水杯B.青铜铸像C.汽车轮胎D.羊毛大衣【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B、青铜属于合金,正确;C、轮胎是橡胶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D、羊毛属于天然材料,错误;故选:B。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襄阳人

4、心,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汉江B.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保卫蓝天D.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分析】根据已有的保护水资源和空气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汉江会造成水体污染,错误;B、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保护环境,正确;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保卫蓝天能保护环境,正确;D、废旧电池集中回收能保护环境,正确;故选:A。6.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这主要是因为(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在不断运动【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

5、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饭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辰辰闻到饭菜的香味,而不是分子很小,故选项错误。B、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饭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辰辰闻到饭菜的香味,而不是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错误。C、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饭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辰辰闻到饭菜的香味,而不是分子可以再

6、分,故选项错误。D、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饭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辰辰闻到饭菜的香味,故选项正确。故选:D。7.工业上常用煤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分析】根据将煤洗选加工后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水煤气(CO和H2)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微粒的变化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化

7、学方程式为:。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B、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又有单质生成,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B错误;C、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故D错误。故选:C。8.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下列总结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气体COD.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分析】A、根据分子

8、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