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科学技术》PPT课件

《教育和科学技术》PPT课件

ID:41204301

大小:2.18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8-18

《教育和科学技术》PPT课件_第1页
《教育和科学技术》PPT课件_第2页
《教育和科学技术》PPT课件_第3页
《教育和科学技术》PPT课件_第4页
《教育和科学技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和科学技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入教育的变革和科举制度的废除詹天佑与京张铁路候德榜与“候氏制碱法”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 教育和科学技术导入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涌入和近代新式学堂的兴办,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一些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努力学习西学,为了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富强,在科技领域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872年8月12日清政府首次派遣30名赴美留学生合影私塾教育(抄满五万字)清朝举子作弊的小坎肩准考证和补考证清代科举考试科举看榜图科举取士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宋代

2、以后考试内容以经义为主,明清时以四书五经为内容,以八股文为文章格式。明清科举考试选官简图童 生童 试院↑试府↑试县↑试生 员(秀才) 第一名 案首廩生增生贡生监生廷试授官任职乡试(三年一试 又称秋闱)举 人第一名 解元会试(次年举行 又称春闱)贡 士第一名 会元殿试(三年一次)进 士第一名 状元授官任职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 状元第二名 榜眼第三名 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金殿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名金殿传胪第一名 朝元朝考授官任职1862年由恭亲王奕等奏设,在北京成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它是洋务派创办

3、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引进和传播,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京师同文馆学员除学习汉文外,主要学习外文,同时学习天文、化学、物理、算学、万国公法、外国史地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生毕业后大多任清政府外交官员、译员和洋务机构的官员。恭亲王奕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京师大学堂成立时的门匾(1898)光绪帝1871.8.14~1908.11.14爱新觉罗.载湉[tián]庙号德宗 年号光绪醇亲王之子 慈禧侄儿↑戊戌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旧时北京大学

4、图书馆前身)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校门→办学方针:中西并用宗旨:广育人才 讲求时务意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先河京师大学堂毕业文凭样张(北京大学档案馆藏)北京大学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蔡元培1868.1.11~1940.3.5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 教育家1917~1923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思想核心:“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意  义: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发源地北京大学堂的青年足球队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教育思想灵活,兼容

5、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今中山)三乡雍陌人近代著名文学家 思想家 实业家张之洞1837.9.4~1909.10.5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时1300多年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冯桂芬1809~

6、1874江苏吴县木渎人清朝著名思想家 散文家詹天佑1861.4.26~1919.4.24字眷诚 号达潮广东南海县(今广州荔湾区)人中国铁路之父 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是中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大学毕业回国后,设计、主持修建了外国工程师无法修建的滦河大桥,得到中外人士的赞扬,被选为英国工程研究会会员,成为参加国际性学术团体的第一个中国人。滦河大桥被唐山地震破坏詹天佑在美国使用过的碗詹天佑测绘京张铁路线的仪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905年,詹天佑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亲自率领工程队勘测线路,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八

7、达岭两大隧道工程。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要经过地势陡峭的八达岭。为了保证列车能安全地爬上八达岭,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从青龙桥起依着山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轨道,来降低坡度。列车在这里用两个车头,一拉一推,保证了列车安全爬上陡坡。这是詹天佑在铁路史上的一大创举。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詹天佑铜像京张铁路通车典礼(1905.9~1909.8)“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在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火药等行业都需

8、要大量用碱。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制碱法。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欧内斯特·索尔维索尔维(ErnestSolvay1838~1922)利时工业化学家。1838年4月16日生于勒贝克罗尼翁,1922年卒于布鲁塞尔。其父以精制食盐为业,其叔父为煤气厂经理。1860年,索尔维到其叔父的煤气厂工作,研究煤气废液的用途。想从废液中提取碳酸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