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吸波材料研究应用现状

高温吸波材料研究应用现状

ID:41209690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8

高温吸波材料研究应用现状_第1页
高温吸波材料研究应用现状_第2页
高温吸波材料研究应用现状_第3页
高温吸波材料研究应用现状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温吸波材料研究应用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温吸波材料研究应用现状(转帖)高温,转帖,应用,研究隐身技术是通过控制和降低武器系统的特征信号,使其难以被探测、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现代及未来战争中,雷达是探测目标最可靠的手段,隐身技术的研究以雷达隐身为重点[1]。武器系统的隐身能力可以通过外形设计和使用隐身材料来实现,但对外形的过多要求会引起空气动力性能的下降,并导致装容空间的减小和其他损失,所以开展吸波材料的研究成为隐身技术的关键。按照吸波材料的结构形式,可将它分为涂料型吸波材料、贴片型吸波材料、吸波腻子、吸波复合材料等[2]。对于吸波/承载一体化吸波材料即结构吸波材料,兼顾了承载和吸波双重功能,不

2、额外增加重量,且材料本身在力学性能和吸波性能上具有较强的可设计性,从而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按照吸波机理可以将吸波材料分为磁损耗型吸波材料、介电损耗型吸波材料和“双复”型吸波材料3类。在飞机的尾喷管等高温部位,其工作温度往往在700℃以上,大部分磁性吸收剂由于居里温度较低而失去吸波性能,致使高温吸波材料仅依靠电损耗机制来吸收雷达波。国外对耐高温吸波材料虽然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由于涉及军事应用,没有详细报道。从文献分析可以发现,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国外研制高温吸波材料的主要方向。本文简述了国外高温结构吸波材料基体和吸收剂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展望了高温吸波材料的发展方向

3、。高温吸波材料基体为满足低反射、高吸收以及宽频带吸收的要求,吸波材料往往被设计成双层或多层结构,即吸波材料由阻抗变换层和吸收层组成,并通过优化设计使其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阻抗变换层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时,有利于雷达波进入吸波材料内部,从而表现出较好的吸波性能。另外,吸收层中吸收剂的介电常数往往较大,为了使吸收层介电常数不致太大,基体的介电常数不能太大。作为高温结构吸波材料的基体,还应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易烧结制备性。由于材料在高温和常温下工作,基体还应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及较强的耐热冲击性,此外,还应考虑到基体与吸收剂的匹配问题。当前研究较多的

4、高温吸波材料基体可分为两类:(1)陶瓷基体,如Si3N4、Al2O3、AlN、莫来石、堇青石等;(2)耐高温玻璃基体,如LAS玻璃、磷酸盐玻璃、MAS玻璃等。其性能如表1所示[3-10]。高温吸波材料用吸收剂高温吸波材料主要靠吸收剂对电磁波进行吸收。性能优良的吸收剂要求高效吸收、宽带吸收且密度较小。对于耐高温吸收剂来说,控制其介电常数和损耗是关键。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耐高温吸收剂主要有以下几类。1碳化硅碳化硅是当前国外研究最为广泛的耐高温吸收剂,其突出优点是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高强度和良好的电性能。另外,碳化硅具有极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这是普通吸收剂所

5、不具备的。作为高温吸收剂的碳化硅应该是β-SiC,其性能优于α-SiC。碳化硅作为高温吸波材料用吸收剂主要有粉体和纤维两种形式。由于碳化硅纤维具有和碳纤维接近的强度和模量,故将其作为吸收剂的同时还起到了强化力学性能的作用。碳化硅纤维的制备一般采用先驱体转化法,该法制备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是金属基、陶瓷基和树脂基复合材料常用的高性能增强纤维[11]。一般制备的圆形截面碳化硅的电阻率约为106Ω·cm,在X波段的εr′为3~5,εr″基本为0[12],对电磁波的吸收效率并不高,须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吸收效率。据报道,当SiC纤维的电阻率调整为

6、100~103Ω·cm时,对X波段的雷达波具有最佳吸收效果[13-14]。常见的碳化硅纤维改性方法有:(1)高温处理法:NicalonSiC纤维在经过高温处理后,会析出大量游离碳粒子,使纤维的电阻率降低、介电损耗增加,从而具有一定的吸波性能。但在高温处理过程中,纤维内部的O会与C、Si等元素反应,生成CO2、SiO2等物质,使纤维质量下降,力学性能大幅降低。(2)表面处理法:通过在碳化硅纤维表面沉积或涂敷其他物质以改善纤维电磁性能。常用的沉积物质有碳[15-16]、磁性金属[17-18]、钡铁氧体[19]等。但对于磁性沉积物,在高温下会失去磁性而导致碳化硅纤维

7、吸波性能下降。(3)掺杂异元素法:通过在SiC纤维内掺杂一些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元素或物相以调节SiC纤维的介电耗和吸波能力。掺杂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掺杂法[20]和化学掺杂法[21]两种。(4)改变纤维截面形状法:将碳化硅纤维制备成三叶形、C形或中空等截面形状后,其吸波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另外,与圆形截面碳化硅纤维相比,异形截面碳化硅纤维的力学性能、纤维与基体间的复合性能等都有较大改善[22-23]。碳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Acheson法[24]、溶胶-凝胶(Sol-gel)法[25]、CVD法[26-28]等。碳化硅粉体同样需要经过掺杂改性才能制备出性能优良

8、的高温吸收剂。碳化硅粉体和纤维作为高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