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类材料作文写法

评论类材料作文写法

ID:41211262

大小:4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8

评论类材料作文写法_第1页
评论类材料作文写法_第2页
评论类材料作文写法_第3页
评论类材料作文写法_第4页
评论类材料作文写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评论类材料作文写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评论类材料作文写法转载现实评论类材料:因事见理,由果推因。作文通常的思路是:摆现象(靶子)——揭原因(背景)——论意义(或危害等)——提措施(建议)。这类材料,要求我们针对材料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一定不能抛开材料谈论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现实评论类材料,提供的材料都是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这些材料,都试图对社会现实某问题进行讨论,都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社会现实意义。下面,我们针对这类问题看几则作文材料。【材料①】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

2、叔子,1997年起就开始要求博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的前七章,不背不接受论文答辩。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立这样一个“规矩”时,杨叔子说:“那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基督教世界,所有的人都读一本书——《圣经》,伊斯兰世界的人都读一本书——《古兰经》。中国人应该读什么书呢?我认为就是两本,一本《论语》,一本《老子》。”〖审题提示〗杨叔子要求博士生背《论语》《老子》,为什么?这是讨论教学方法问题吗?这是讨论读书方法问题吗?材料里有提示我们重点思考的地方吗?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材料所讨论的问题,其实是我们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问题!〖参考例文〗铭记经

3、典,做中国人基督徒拥有《圣经》,穆斯林都读《古兰经》。作为中国人,我们也必须热爱自己的文化,尊重自己的文化经典。《论语》《老子》作为儒道文化的经典,熏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是中华文化的标志。如果对这两本书不熟悉甚至毫无所知,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对我们本民族文化的熟知,是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首要条件。当我们领略并沉浸在本民族的文化之美时,我们由衷地热爱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这样诚挚的爱是不能被任何东西磨灭的。我们也因此具有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月下饮酒想起李白,他乡登楼想起王粲;赏菊想起陶渊明,看梅

4、想起林和靖;雨湿清明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雪压林枝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见“折柳”而知挽留之意,看“丁香”而知愁思情节;哀弦铮铮想起《琵琶行》,西风飒飒想起《秋声赋》;到南京想起王安石的“故国晚秋”,到赤壁想起苏东坡的“大江东去”——而《论语》《老子》,正是孕育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经典啊!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都是在这两部伟大经典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个中国人,如果连本民族最根本的文化经典都不了解的话,那么,在精神层面上,就没有了本民族的灵魂,言谈举止、情感思维等就没有了本民族特点,就不应该算作中国人。

5、只有人人都了解本民族文化,我们的文化才有可能传承并发扬,我们的民族才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们应该对文化经典烂熟于心,并把她们镌刻于自己的灵魂中。只有这样,我们民族的精魂才能具有坚强的凝聚力。历史上,随着自然或社会等条件的变化,有时,一个民族有可能不得不分散开,但只要他们的文化还在流传,这个民族就不可能消失或被其他民族同化。犹太人流离世界各地,几百万的犹太人死在法西斯魔爪之下,少部分的犹太人躲过二战浩劫,然而,他们并没有被其他民族同化。为什么?因为他们对犹太教义的虔诚,六角星徽给了他们信念上的支持。中华民族也曾经遭受外敌入侵,甚至面

6、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我们之所以能战胜强敌,傲然屹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文化根基,在这个文化根基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也因此具有战胜一切的力量。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文化的民族令人敬畏。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熟知我们的文化,传承她的精神,并将她发扬光大。而此一切之本,便是铭记《论语》《老子》这文化的标志。当今,越来越多的西方元素进入中国,融入我们的文化,我们很多年轻人不理睬自己的文化经典,去追捧西方文化,这实在是令人痛心之举。文化,是民族延续之根。今天我们去追捧西方文

7、化,明天有的年轻人就可能变成“香蕉人”。君不见,我们多少伟大的科学巨匠、思想巨人,无不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而我们民族现在所严重缺失的,正是本民族文化的浸润。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搞好经济建设,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我们还要搞好精神文化建设,过上丰富愉快的精神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葆有本民族的尊严,求得本民族真正的发展。背诵《论语》《老子》,让民族文化之结晶滋养我们每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也正是时代的召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希望?因为我对这文化爱得深沉!【材料②】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某杂

8、志刊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