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6月月考试题 (IV)

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6月月考试题 (IV)

ID:41212574

大小:4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9

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6月月考试题 (IV)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6月月考试题 (IV)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6月月考试题 (IV)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6月月考试题 (IV)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6月月考试题 (IV)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6月月考试题 (I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6月月考试题(IV)一、选择题(共60分)1.下面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3.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有所成就,需要哲学思维。这说明A.具体科学的进

2、步推动着哲学发展联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学习与计划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5.“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这种观点属于A.可知论B.不可知论C.主观主义D.唯心主义6.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我国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观点。上述观点A.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C

3、.否认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7.下列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理解错误的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C.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D.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8.李白名句“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规律是可以被改造的9.人们在生活巾,往往会有“谈虎”可能“色变”的情况,这说明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来源于个人的内心体验D.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10.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

4、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11.《论语.子路》里有一句著名的成语:欲速则不达。当时孔子弟子子夏做了莒父这地方的县长,向老师问政治。孔子给他指点迷津,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率不成同。…‘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D.

5、“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12.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这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A.历史性B.社会性C.物质性D.能动性13.“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说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5.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

6、,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主要反映了A.真理的具体性B.真理的相对性C.真理的条件性D.真理的客观性16.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A.普遍存在的、无条件的B.普遍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有条件的、个别的D.主观的、有条件的17.正在建设中的某市地铁轨道交通系统,带动了该市及周边地区的钢铁、建材、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并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整合和一体化。这体现了A.实事求是的观点B.变化发展的观点C.普遍联系观点D.规律客观性的观点18.恩格斯说“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只是整个具有极其复杂结构的有机体的一个肢体”。这表明了

7、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9.掌握系统优化的观点要求我们A.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B.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C.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状态的简单重复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事物数量的增减D.事物位置的变更21.由于人们观念上的差异,人们对墙体和屋面的保温性能并不关注,不少地方节能型房屋的推广进展缓慢。这告诉我们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D.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22.“天下大事,常发于至微,既终为

8、患。”这句话给人们的警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