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说课稿子实用模板

初中历史说课稿子实用模板

ID:41240988

大小:6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20

初中历史说课稿子实用模板_第1页
初中历史说课稿子实用模板_第2页
初中历史说课稿子实用模板_第3页
初中历史说课稿子实用模板_第4页
初中历史说课稿子实用模板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说课稿子实用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历史说课稿模板》简介: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初中历史说课稿模板》正文开始>>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突出地讲了“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与“商鞅变法”两个史实,该课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题材,也是学生借古看今,深切认识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

2、略的好的学习材料。2、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层次,理解能力都不强。前面已经学习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知道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为争夺人口,土地和对别国的支配权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与此同时,纷纷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强化军事,形成了社会大变革的趋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春秋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商鞅变法原因及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

3、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铁农具和牛耕产生发展情况的讨论研究过程,以及对商鞅变法的了解,研究过程,帮助学生感知人类生产进步与社会变革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初步掌握、归纳、比较、置疑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入具有初步判断、推理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个性与习惯,逐步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

4、观、世界观,树立凡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改革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将来积极支持和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去。重点、难点:本课有两个重点:一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及意义;二是商鞅变法。本课的难点是“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大变革”,即铁农具与牛耕的推广与各国变法之间的关系。教法与学法:可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或“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本人采用前一种)。因为本课内容难度较大,为启发学生思考,可将所有教学内容均以提问置疑方式切入,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逐一解决突破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文案大全实用文档一、关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

5、及推广”这一目的可以分为“铁农具”和“牛耕”两个部分来讨论。1、“铁农具”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①中国境内大约在什么时候开始制造和使用铁器?其依据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回答)②想一想:图中的各种农具都有些什么用途?它们与今天的铁农具有何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多媒体演示《战国铁农具文物图》,然后组织讨论)。③《战国铁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多媒体演示教材《分布图》,然后提问,组织学生归纳——铁器分布非常广泛,说明铁农具不仅开始使用,而且得到推广。2、“牛耕的使用推广”可设置这

6、样一些问题:①牛耕发明以前,人们是怎样耕田的?②牛耕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③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展开想象,进行讨论,然后回答。)3、“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的意义”这一小目下可设置问题: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重大意义?(组织学生拓深、拓宽教材内容来回答,教师作必要的分析补充)二、关于“商鞅变法”可设置以下四个问题展开教学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要相信变法?(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进行讨论)2、你知道“商鞅舌战”和“徙木立信”的故事吗?请讲给同学们听听。(对商鞅变法主要的经过补充一些

7、故事,这样能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中哪条措施最重要?为什么?4、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将内容与作用结合起来,由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挥,教师随机演示)内容作用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废除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奖励耕战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建立县制增强了秦军战斗力总结:1、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2、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拓展延伸1、设置材料问答题:(多媒体)有一次,前总理朱镕基在北京观看话剧《商鞅》。当该剧最后演到商鞅因变法被旧贵族

8、们处以极刑车裂而死时,朱总理潸然泪下,感慨地说道:“改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①设问:旧贵族为何这样仇视商鞅?商鞅遇害后,他的变法事业失败了没有?为什么?朱总理的话表达了他一个怎样的信念?②问答题:为什么“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它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初中历史说课稿范文》简介:中日甲午战争学生分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初二年段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