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学案例

《滕王阁序》教学案例

ID:41241963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0

《滕王阁序》教学案例_第1页
《滕王阁序》教学案例_第2页
《滕王阁序》教学案例_第3页
《滕王阁序》教学案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滕王阁序》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滕王阁序》教学案例【案例背景】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珠玑络绎,是传唱千古的奇文。但同时又是教学中一篇较难教的骈文。文章用典多,文辞简奥,给学生的诵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同时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地方,督促学生查找有关词典资料以加深理解。这些工作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做充分的准备。另外考虑到理科班学生在下面查资料的积极性不高,直接给出预习题目。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让他们学习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继续积累文言知识。深入探究的问题放在对写景和抒情名句的鉴赏上,最终达到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

2、人生观的情感教学目标。【案例主题】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而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重视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课堂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自由开放的精神状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交流意见的同时,提升自己已有的感受和认识,从而达到一个更高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古代散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在学生自主解决文章字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对话式交流和探讨是本案例思考的核心问题。【案例过程】第一课时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1、结合工具书,整理

3、文本中重要字音;2、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3、了解有关文化知识;4、试着梳理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5.找出文中写景或抒情深深打动你的句子进行分析。说明:这一步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引导和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面对教材,学生不应该是等着老师来教学,而老师填鸭式的教学也只会更加滋长学生的惰性。而应该让学生自主地和文本对话。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注重自己的感受、经历和体验,为后面师生对话以及生生对话打下基础。这一步相当重要。二、导入新课江南有三大名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大家学过有关岳阳楼的有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有关黄鹤楼的有李白的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滕王阁的文章——《滕王阁序》三、作者和解题:请学生先谈谈对王勃的了解,然后教师明确:1、王勃14岁应举及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担任王府修撰。后因为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写下《滕王阁序》,随后,溺水,惊悸而死,本文成为他生命的“绝唱”。2、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3、解题:(1)王勃和《滕王阁序》: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

5、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

6、:“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2)序: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可以由作者本人写,也可以由他人代写,序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书序和赠序。(3)骈体文,古代一种句式整齐,音韵铿锵,对仗工整,多用典故的文体。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说明:这一步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生生对话,另外如果学生的预习成果得到认可,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四、第一环节:整体朗读第一次朗读听学生读,正字音,明句读。提示: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节拍

7、为二二式。 六字句大致有四种,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七字句更复杂一些,如: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第二次朗读要求体会音韵美。第三次朗读注意体会意境美即文中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说明: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加强学生对文本的诵读,这是学生和文本的直接对话,也是学生和

8、文本的浅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