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法学部分案例解析

社会保障法学部分案例解析

ID:41242311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0

社会保障法学部分案例解析_第1页
社会保障法学部分案例解析_第2页
社会保障法学部分案例解析_第3页
社会保障法学部分案例解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法学部分案例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部分案例解析:第一章案例1解析:服刑的人照样依法享受其社会保障待遇,服刑与社会保障没有任何冲突。我的社会保障权利是我的权利,这和刑法是两回事,是完全区分开的。服刑期间,缴费是停止的,参加劳动的服刑人员很少,所以缴费的人很少,并且缴费率非常低,这个直接影响到他将来的养老问题。以前,服刑期间的医疗制度是一项特殊制度,由专门的人单独管理,享受专门的制度。后来基于人权考虑,服刑人员与一般的人享受一样的待遇。第三章案例1解析:我国目前社会救助压力巨大。客观地讲,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了,而且在

2、保护贫困者基本生活需要、救助受灾群众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年来,民政部门着力推进建立一个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已建立了城乡低保制度、灾民临时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此外,还建立了医疗、教育、住房救助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保证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目前通过这些救助制度的实施,有1.5亿多群众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救助。但从实际工作来看,我国现行的社会救助体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应救未救问题。总体上讲,现有社会救助制度覆盖面较窄,不能涵盖全体

3、贫困人口。在城市,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相对贫困人群还没有得到有效救助;在农村,还有数以百万计的符合五保条件的五保人员没有纳入供养范围,还有数百万的因病、因残、年老体弱缺乏劳动能力造成常年生活困难的人员没有纳入救助范围。此外,由于反应机制不太灵活和手段较为落后,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一些受灾群众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3-二是救助水平低的问题。根据民政部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城市居民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平均保障标准仅为169.6元/人、月,全年共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22.1亿元,人均

4、补差也只有82.9元/月;而农村人口享受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仅为33.2元/月。均远低于当年的城乡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灾害救助也是如此。比如此次雨雪冰冻灾害中,各级共投入救灾资金13.98亿元,累计救助铁路公路滞留人员和受灾群众655.5万人,人均大约只有213元钱。三是救助资金问题。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救助资金总量不足的问题。与城乡困难群众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二是救助资金配置不合理的问题。特别表现为重城市、轻农村;三是救助资金管理不平衡的问题。救助资金解决的是最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

5、活问题,保障的是其生存权,应该通过中央到地方实行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进行管理。目前面向城市居民的救助资金主要通过专项转移的形式解决,仅有的一点农村五保供养救助资金则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或“打捆”的方式下拨。结果,由于层层挤占、挪用,资金最终落实到救助对象的头上已经寥寥无几了。四是社会服务机构严重匮乏,福利设施短缺。与庞大的救助队伍相比,我国的福利院、救助站、养老机构等数量不足,福利设施大多十分简陋且短缺。比如我国目前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但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老年人福利机构床位13

6、1万多张,仅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0.9%,这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7%的水平,也低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第五章案例1解析:我国南方地区刚刚遭受了50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严重的灾情对社会救助工作再次提出了紧迫的要求。社会救助的性质和特点:可以说,社会救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象一张铺在最低生活标准之上的“安全网”,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生计断绝时,不至于陷入无助的深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国家,社会救助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基本的社会措施之一。在我国,

7、社会救助体系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贫困与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重要制度安排,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直接针对困难者的“最后保障线”。-3-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开始建立,并得到不断的完善。从内容体系来看,社会救助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助、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司法救助制度等方面。可以看出,社会救助实际上涵盖了对困难者各方面的帮助和扶持。在建设和谐社会、进一步改善民生工作的大背景下,尽快建立健全

8、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而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事关党和政府的宗旨能否体现、人民政府是否真正关心困难公民、新时期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这样一个大问题。社会救助工作还涉及到社会的安定团结。第六章案例1解析:该用人单位的错误有以下几个方面:1、参加养老保险,是不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来自主选择,不是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