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施工组织设计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

ID:4124324

大小:1.57 MB

页数:134页

时间:2017-11-29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与原则一、编制原则1.执行国家及煤炭建设的方针和经济政策;2.统筹安排内部与外部;生产与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之间的协调建设,通过综合平衡,确定合理建设工期。3.以矿建为主,全面安排井下与地面、生产与生活的建设顺序,做到“五通一平”先行,环保绿化同步。4.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在确保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组织矿井建设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及各个工程项目之间的平行交叉作业和协调建设。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市场经济和竞争意识,增加时间观念、利息观念和资金周转观念,尽快形成综合生产能力,缩短建设工期。6.结合矿井建设实

2、际,扬长避短,大胆探索。7、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8、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工程成本。9、合理利用永久设施建井,减少大临工程‘10、积极进行施工准备,缩短施工准备工期。11、在工作安排上,做到“四个优先安排”即被利用永久工程优先安排,工期长的工程优先安排,安装任务重的工程优先安排,大型工程优先安排;“四个不停”134即矿井主要矛盾线上的工程不停,井筒装备时提升不停,井巷交叉施工时运输不停,单位工程开工后不停;“三个缓干”即需要长期维护的煤巷缓干,用作平衡劳动力的工程缓干,建设期间不使用的井下电器设备缓购,力争做到劳动力、施工设备的基

3、本平衡。二、编制依据1.批准的地质报告、矿井初步设计及概算。2.建设单位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协议。3.矿井建设的客观条件及现场条件。4.国家及煤炭工业有关经济技术方面的政策、法令、规程、规范、标准等。第二节矿井设计概论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110号文),批准以山西煤销集团为主体对古交市屯川矿、马兰镇营立矿、古交后沟煤矿、白道煤矿有限公司进行兼并重组整合,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山西煤销集团古交铂龙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5.995km2。开采煤层为02、2、4、8、9号煤层。矿井保有储量51.61mt,可采储量29.14mt。

4、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矿井服务年限为17.3a。一、矿井设计方案1、矿井开拓:134斜井—立井混合开拓,主斜井倾角18°安装强力胶带输送机提升。副斜井倾角11°度、回风斜井倾角90°,副斜井安装单滚串车提升和架空乘人装置,回风井设梯子间,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矿井开采02、2、4、8、9号煤层,确定为一个主水平和一个辅助水平开拓。主水平标高+1057m,开拓8、9号煤,采用联合布置,辅助水平标高+976m,开拓02、2、4号煤层,采用联合布置。主斜井经主运输大巷两煤仓,与主水平和辅助水平采区运输巷相连,副斜井经井底车场与主、

5、辅水平采区轨道巷相连,,回风斜井直接与主、辅水平回风大巷相连。根据井田开拓布置,在主斜井井底西南布置主运输巷,通过2号8号煤仓,完成煤的运输。运输大巷布置胶带输送机。回风立井与主、辅水平采区回风巷相连。副斜井与主辅水平采区轨道巷相连担任运料和行人的任务。2、井下开采设计井田分为8个采区开采,首采采区为801和0201采区,采区为前进式开采,工作面为后退式开采。首采工作面为80101和020101工作面。二、矿井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开拓方式:斜井—立井混合式。2、井型:120万吨。3、矿井生产工作面2个。1344、工程设计工程量:井巷工程量10836m,其中岩巷

6、1346.1m,煤巷9333m。5、掘进率:93.7m/万t。6、全员效率:49t/人。7、矿井资源整合工程静态总投资40691.54万元,其中矿建工程12027.74万元,土建7083.58万元,主要设备及工器具购置11768.42万元,安装3391.29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3945.22万元,工程预备费用2475.2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800万元。8、吨煤投资:395.22元。9、矿井建设设计工期21.3个月。第三节矿井建设技术条件一、井田位置与交通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古交铂龙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古交市西南部,距古交市约15km,行政区划属古交市马兰镇管辖。其井田地

7、理坐标为:东经111°58′21″~112°00′27″,北纬37°49′21″~37°52′50″。井田距古交市约15km,古交—岔口公路从井田北部经过,向东与太宁公路相连。国营马兰矿铁路专用线距本井田约2km,古交—太原有铁路专线,经太原可通往全国各地,交通较为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1)。二、地形、地貌134本井田位于吕梁山脉东缘,属中山区。井田内沟谷纵横,切割剧烈,地形复杂。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部山梁,标高约1417.60m,最低点位于井田中部屯兰河谷中,标高约1140.00m,最大相对高差277.60m。三、河流水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