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

ID:41244099

大小:11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20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_第1页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_第2页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_第3页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_第4页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一、基本资料:A,男,46岁,曾为某公司项目经理,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执行,现在一朋友公司工作。二、接案原因及途径因为推行社区矫正试点工作,A于2008年初被司法所接收转为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工报到后,司法所负责同志于3月7日向社工介绍了A的基本情况要求社工进行跟进以防出现问题。大致情况是A很遵守社区矫期间的规定,但现在夫妻两人均无固定工作,两个小孩正在读高中,且户籍不在本地但在此处固定居住(自购房屋),现在生活陷入困境,因为一民事案件负债上百万且该案不知道什么原

2、因久拖未决,而且又是因为此案件的起因而被判的处刑罚,自责心强,对生活丧失信心。三、个案背景资料A的社会历史报告信息表接案信息详细说明引发/重要事件在一次工程项目的招投标中A通过行贿取得了该项目的承建权,工程竣工后受贿人因其他罪行事发A落网。A也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执行。缓刑考验期间,A非常自责,悔恨自己不懂相关法律法规,导致工程款至今无法落实且因此而成为阶下囚。处理及有效性坚持每天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法律讲堂、道德观察栏目,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守法意识,法制观念有所提高。但还对所判刑罚

3、存在模糊认识,并不懂得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行为表现丧失自信,不主动去找工作,不主动与外人交往。对所判刑罚仍存在模糊认识,心存侥幸是其走上犯罪的主要诱因。人际关系案发前性格性格开朗,人际关系良好,亲戚、同事、朋友都非常关心他。情绪状况情绪低落,自我形象低,常常因为人身自由被限制不能按自己的需要找工作而整天唉声叹气。失望、内疚、自卑、不能容忍挫折。精神病记录无健康状况未发现健康问题经济状况夫妻俩均无固定工作,两小孩均上高中,目前主要生活来源靠A的朋友介绍的散工维持和亲戚的支持,经济压力大

4、,因工程款至今未付将住房抵押后仍负责上百万。暴力、虐待史无支持网络家庭环境:育有一子一女,均在念高中,女儿今年参加高考,两个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荣获学校表彰。妻子在家负责操持家务,对丈夫非常关心,经常激励丈夫,两个小孩既是其精神支柱,同时又给其带来巨大压力。接案社工的评价A需要鼓励与支持,需要发现自己过去生活的闪光点,充分利用自己自身的资源,挖掘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问题分析:根据上述背景资料,社工决定运用优势视角分析A的问题和需要。A的优势身体好、妻子小孩支持、能吃苦耐劳、表达沟通能力

5、好,理解能力强 、兄弟姐妹支持、 人际关系良好 、亲戚朋友支持、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 社会宣传工作好、司法所亦能提供法律服务 问题:心存侥幸,对犯罪原因认识不到位因被判处刑罚思想压力大情绪低落,自我形象低,自信心不足                   家庭经济压力大,夫妻俩均无固定工作亲戚朋友只提供工具性支持收入低且不稳定。                           无固定公益劳动社会环境长久以来形成的对罪犯的“标签”看法丧失自信,不主动去找工作,依赖朋友的主动介绍,不主动与外人交

6、往。家庭、社会责任感低五、协议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一)总目标:帮助其顺利度过矫正期,防止重新犯罪,发掘其自身优势,协助其重塑自信,重新融入社会。(二)短期目标:1、进行情绪疏导,舒缓情绪,提高自我形象,消除顾虑,恢复自信。2、协助发掘自身潜能,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走出家庭,重新就业,减缓经济压力,改善生活质量。3、调整犯罪认知,减少心理障碍。(三)服务计划1、从A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加强引导,淡化矫正色彩,着重了解A的思想动态情况,疏导其情绪,帮助案主解开思想

7、上的症结,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2、帮助他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强化其家庭责任。将其小孩作为其树立生活信心的切入口,开导其把培养、教育作为A的重任。通过两小孩促使A抛开悲观失望的情绪。3、与A的妻子进行沟通,争取A妻子的积极配合,让其妻子为A的社区矫正创造一下良好的家庭和亲情气氛。4、发掘A过去生活中的闪光点,了解其犯罪的原因,对犯罪的看法,找出缺点,用举例算账的方法激励A做一名守法公民。5、有针对性地做好法律知识的讲解,增强A的守法意识的同时,并协助其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6、组织参加社会公

8、益劳动,增加他的社会参与度和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增强他的社会责任感。六、服务记录会谈日期地点主要讨论事项介入重点2008年3月10日A家双方角色定位及了解案主是否需要协助的意愿。运用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等支持性技巧和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和对质等影响性技巧了解案主的工作与生活状况及面对困难的处理方法。达成口头协议。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介绍社工与案主相互认识,明确相互之间的角色;社工运用自身掌握的法律知识和工作经验按照案主的意愿向其讲授涉及其民事案件的法律知识,让其了解可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