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百文的债务重组案例

郑百文的债务重组案例

ID:41244858

大小:6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0

郑百文的债务重组案例_第1页
郑百文的债务重组案例_第2页
郑百文的债务重组案例_第3页
郑百文的债务重组案例_第4页
郑百文的债务重组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百文的债务重组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1.5案例研究与分析:郑百文的资产重组案例11.5.1案例背景2000年3月,上市公司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的最大债权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申请,称郑百文由于连年巨额亏损,无法偿还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共计人民币213021万元的债务,现申请郑百文破产还债,被法院驳回,从此引发了在市场上广受关注的郑百文资产与债务重组。郑百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百文,股票代码600898)是以批发业为主营业务的商业类上市公司。1987年6月,由郑州市百货公司与郑州市钟表文化用品公司合并而成立了郑

2、州市百货文化用品公司,1988年12月,作为一家股份制试点企业,公司更名为郑州市百货文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400万元(20000股,每股200元)。1992年7月,公司更名为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并于1992年12月增资扩股。1993年2月,由当时的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认定为“继续进行规范化的股份制试点企业”。1996年4月,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郑百文的股权结构如表11-7:表11-7郑百文的股权结构股数(万股)所占比例(%)国有股2887.786914.

3、62法人股6160.50531.18流通股10709.9254.20股份总额19758.2119100.00郑百文的第一大股东是拥有占全部股本14.62%的郑州市国资局,该国有股目前由郑州市国资局全资公司——郑州百文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按照郑百文公布的数字,1997年其主营规模和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深沪上市的所有商业公司中均排序第一,成为国内上市企业100强之一。而且,郑百文还是郑州市的第一家上市企业和河南省首家商业股票上市公司。这些数字和这些第一,使郑百文在当时的证券市场声名大噪,股价也从刚上市时的6.50元

4、左右上涨至1997年5月12日的22.70元。不仅如此,当时的郑百文还被塑造成为当地企业界耀眼的改革新星和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然而,衰败似乎就发生在一夜之间。就在被推举为改革典型的第二年,也即1998年,郑百文即在中国股市创下每股净亏2.54元的最高纪录,而上一年它还宣称每股盈利0.448元。1999年,郑百文一年亏掉9.8亿元,再创沪深股市亏损之最。由于郑百文的账目极为混乱,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能保证,1998和1999年度,郑州华为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连续两年拒绝为其年报出具审计意见。

5、几经曲折,郑百文已经从当年的明星企业成为问题公司,郑百文的经营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郑百文的大起大落,引起从当地决策层到社会的一片哗然。事后的调查表明,导致郑百文变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郑百文胆大妄为的弄虚作假。郑百文其实一直亏损,根本不具备上市资格,为了上市,公司硬是把亏损做成盈利报上去,最后蒙混过关。郑百文公司的一位财务经理回忆说,为了上市,公司几度组建专门的做假帐班子,把各种指标准备得一应俱全。一家靠弄虚作假而上市的公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不稳定的经营基础。2.公司上市后高速膨胀、管理失控。郑百文从

6、1996年起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投入资金上亿元,建起40多个分公司,最后将1998年的配股资金1.26亿元也提前花完。公司规定,凡完成销售额1亿元者,可享受集团公司副总待遇,自行购进小汽车一部。仅仅一年间,“郑百文”的销售额便从20亿元一路飚升到70多亿元。为完成指标,各分公司不惜采用购销价格倒挂的办法,商品大量高进低出,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公司总部对外地分支机构的监管乏力,1998年下半年起,设在全国各地的几十家分公司在弹尽粮绝之后相继关门歇业,数以亿计的货款要么直接装进了个人的腰包,要么成为无法回收的呆

7、坏帐。3.郑百文与四川长虹、建行郑州分行建立起来的三角信用关系导致了郑百文的资金链断裂。1997年,郑百文、长虹、建设银行结成“三角信用关系”,销售长虹彩电,在“大批发”战略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中国市场经济信用基础”。在这种三角信用关系中,郑百文简化了原来必须由货币结算的资金运营方式,采用承兑汇票方式,即由银行出具代行货币职能、体现各方信用关系的票据,这一改革使资金的周转速度大大提高,公司得以用很少的投入进行大规模的商品流通,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占领了中国家电批发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8、,国家紧缩银根,建行大幅减少了给郑百文的承兑业务,这对于正在高速膨胀、每年需要几十亿承兑的郑百文来说是个沉重打击。承兑汇票的骤然减少,使郑百文立即失去生机,而此时,四川长虹也调整了自己的营销策略,放弃单纯依靠大批发商的营销体制,开始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销售长虹彩电的突然减少,使得原来销售长虹彩电产量1/3的郑百文业务严重缩小,1998年上半年家电销售收入只有上年同期的一半,1997年,47亿元的承兑汇票则成了沉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