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辅导案例 朱淑玲

学习心理辅导案例 朱淑玲

ID:41247605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0

学习心理辅导案例 朱淑玲_第1页
学习心理辅导案例 朱淑玲_第2页
学习心理辅导案例 朱淑玲_第3页
学习心理辅导案例 朱淑玲_第4页
学习心理辅导案例 朱淑玲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心理辅导案例 朱淑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心理辅导案例: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北京景山学校朱淑玲一、问题的提出我在高二年级开设了6S学习策略辅导课。开始讲课之前,我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学习现状和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者困惑。李静思同学走到讲台前,在黑板上列出了如下一组数据:在学校----------------10小时在路上----------------3小时睡觉----------------7小时早、晚饭--------------1小时剩余时间--------------3小时她对这些数字进行了简短说明后,对我说:“这样算来,我其他什么事都不做,每天也只有3小时的时间。又要预习、又要复

2、习、又要完成作业、又要找参考书进行自我知识扩展,哪有那么多时间?”说完之后,她坐在那里得意洋洋的看着我,等着我如何给出答案。“我问你几个问题,然后我们讨论你提出的问题如何?”我对着李静思也是对大家说道:“除了上课,在学习上每天花费你最长时间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当然是作业了,确切的说,是理科作业。有时候,一份物理作业要花费几小时,甚至一道题就可能花去1到2小时呢。”李静思说道。“为什么一份物理作业会花费这么长时间呢?在我的印象里,随堂作业我是不留难题的。你能否告诉我,每当你花费很长时间做一份物理题时,这一天的物理课你听讲状态如

3、何?”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都听明白了啊”李静思不假思索的快速回答我。“我的第三个问题,你在听课时,会不会有困惑,觉得老师在某个地方可能出现了错误?或者,你有没有过在头脑中不停地出现过很多问题?”我继续问。“没有过。老师是专门给学生上课的,怎么会有错误呢?我听的挺明白,没有什么问题。”她有点不解的看着我。“在你做作业的时候,课堂上老师讲的主要内容你还都记得吗?”我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老师啊,我要是能记住,我又怎么能不会做作业呢?我每天花那么长时间做物理作业,就是因为我听课的时候挺明白,到做作业时脑子里就什么都没有了啊!”她感到不解和无奈二、问题

4、剖析李静思同学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也是其他相当多的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他们共同的说法就是:听的挺明白的,一做作业就不会。这部分学生的问题主要在于,第一,听课效率低下,真正理解的内容比例太小,记住的主要是结论性的内容;第二,缺少及时复习,知识的巩固性差;第三,缺少阶段复习的环节,头脑中的知识零散系统性差。三、问题解决的措施。1、介绍现代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自己如何听课效率高。2、教给学生及时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时间利用率。3、促使学生形成预习的良好习惯,提高课堂听讲的有效性。推广和促进学生的阶段复习与总结,使

5、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四、问题解决过程。1、向学生介绍现代学习理论中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认识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听讲效率。加涅对学习过程的解释可以用下图来说明:下面以物理课为例,从几个环节上看,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作为,可以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第一,学生对本课是否有期望以及期望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多少,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听讲的效果。学生对本课有期待,期待值高,投入的精力就大。听课时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听课效果自然就好。相反,学生反感本科,情绪低落,精神涣散。对老师说的话演示的实验,根本不予注意,信息无法进入大脑,学习

6、效果差也就是必然的结果。可见,学生对于某一课程的期望始终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作用。第二,上课开始时,教师常常做一个实验或者讲述一个现象做为引课。它的作用是呈现给学生一个物理情景,提供给学生大量的信息。只有当学生的注意指向这些信息时,信息才会被登记,其余大量未被注意的信息就会被遗忘掉。因此,有意识地注意要观察的对象,可以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第三,被感觉登记了的信息,只有经过内部的复述才会转为短时记忆,被储存在记忆中。大量未经内部处理过的信息被遗忘掉。为了使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就应该有意识地选择有用信息进行复述。比如,老师第一次讲

7、磁感应强度这个物理量的时候,可以在内部进行自问自答式的复述:为了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引入了磁感应强度这个物理量。磁感应强度怎样描述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怎样描述磁场强弱?磁感应强度是矢量还是标量?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什么等等。不必一定要回答,在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后,老师可能已经开始解答这些问题了。在这个复述过程中,磁感应强度已经变成你记忆中一个熟悉的对象了。第四,短时记忆中存储的内容,只能持续几秒或者几十秒。要想比较长时间的记住这些内容必须经过成功编码。在课堂上,老师做过实验或者呈现过某种现象之后,一定会提出一些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这些问题常常是寻找

8、几个现象之间的联系,或者是寻找发生这些现象的规律,或者寻找某个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对现象进行分析、对比、分类、概括和综合,找出现象背后的实质。这个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