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复习课中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案例研究

科学复习课中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案例研究

ID:41250930

大小:28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0

科学复习课中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案例研究_第1页
科学复习课中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案例研究_第2页
科学复习课中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案例研究_第3页
科学复习课中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案例研究_第4页
科学复习课中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案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复习课中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案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复习课中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案例研究浙江省乐成实验中学郑希坝【摘要】自主建构知识网络是复习课中一个关键的环节,自主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是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的保障。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拓展习题”、“巧设问题”、“完善评价”、“依托模型”和“趣味实验”都是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有效方法,能够提高初中科学复习课教学效率。【关键词】复习课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是近几年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自主建构知识网络是复习课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教师在复习课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是提

2、高复习课的有效性保障。本文意在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视角谈谈自己对复习课有效性思考。一、科学复习课中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意义学生是复习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在形式多样课堂中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对于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有意义的自主学习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知识网络的自主建构,有利于学生在自然回忆知识点过程中,不断将学过的旧知提取、再现,起到对原有知识的巩固、纠错、补漏的作用。同时学生根据知识的内在规律进行自主梳理,整理出的结构化、系统化知识体系,使知识联点成网。在已有知识基

3、础上对原先学习过的科学知识内容进行高层次上的再学习,让知识得到有效提升。其次,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认知程度以及学习喜好的不同,其在自主建构知识网络使学生对知识注入更多的自我思考。这种自主的、个性化的知识网络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自我的空间,有助于增加复习课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后,可以利用知识网络图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审视旧知,体会科学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具体解决问题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自主建构

4、知识网络的特点1、学生的主体性知识网络的自主建构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学生,淡化自己。一方面课堂中能让学生思考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总结,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科学复习中让学生亲自去画一画、议一议、写一写,评一评,让学生建构具有学生自我个性特征的知识网络。总之,复习课中的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应该把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把讲课权交给学生,把评价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2、过程的趣味性7“兴趣是

5、最好的老师”,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要做到趣味性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知识网络原创性。建构知识网络将枯燥乏味的复习课转变为学生应用知识创造知识网络的过程,使课堂教学变的更有趣味。第二知识网络的个性化,能够凸显学生画、写、总结的优点,张扬个性。第三体验建构过程的乐趣,制作知识网络图可以随时展开想像的翅膀,一边思考一边“涂鸦”,其乐无穷。3、网络的优越性针对不同内容自主建构的知识网络的优劣主要看知识网络的优越性。自主建构的知识网络体现在设计简单,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较高水平的记忆;能很好体

6、现学习中的难点、重点、易混点;知识点间有更多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生成;知识网络中知识和规律可视化和具可操作性,融合了创造性思维技巧。4、网络的应用性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知识网络能够在复习课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区分易混点。应用知识网络可以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机智灵活地解决问题。针对一些学生基础薄弱,思维能力较差的情况,运用知识网络图,可以利用知识网络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将头脑中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

7、力的提高。三、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方法1、拓展习题,建构网络习题特别是中考题一般都是经专家认真商讨、反复推敲、经多年教学实践检验精选而得的,因而具有科学性、典型性、示范性和教育性,特别是综合性的中考题具有知识高度的概括性的特征。教师如能利用中考题做出精心设计,并在课堂中给予正确引导,充分挖掘习题的潜在功能,就会使学生在原有习题基础上,建构起更加灵活、更为宽广的知识网络,更有助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案例1】九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代谢和平衡》复习课教师先出示以下习题:(2010莱芜中考题)下图表示人体

8、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7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进行引导拓展知识,建构网络。(1)①②③④⑤代表什么消化液,它们分别由哪些器官分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