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马燕平)

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马燕平)

ID:41252087

大小:178.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8-20

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马燕平)_第1页
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马燕平)_第2页
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马燕平)_第3页
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马燕平)_第4页
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马燕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马燕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治经济学案例案例1“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加经济的学科吗在中国古书《周易》中,有“经”和“济”二字,在隋代王通的《文中子·礼乐篇》中,曾有“经济之道”的说法。杜甫的《上水谴怀》诗曰:“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宋史·王安石传论》中有:“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最先使用“经济”一词。他于公元前387年至公元前371年间写成了《经济论》,以记录苏格拉底与他人对话的形式,阐述了收人与支出、财富及管理、农业及管理、分工等问题。《雅典的收入》则具体分析了奴隶制国家管理的范围。后来,

2、亚里士多德发展了色诺芬的经济思想,将家庭管理置于奴隶制国家管理的范围,并在《政治论》中,把经济论当做广义政治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区分了“家庭管理”与“货殖”这两种生财方式,并在有关“货殖”的论述中,提出了关于商品交换中的等价原则和价值形态等天才的见解。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日本使用中国古籍中的“经济”一词来翻译英语词汇economy,我国在20世纪初又从日本引进富有现代含义的“经济”一词。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蒙克莱田。14、15世纪,商业特别是海外贸易迅速发展,重商

3、主义经济思想出现。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它以流通为对象,主要研究商业和海外贸易。1615年,蒙克莱田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从此以后,“政治经济学”一词被广泛使用,成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这门学科的名称。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后,这门学科的名称逐渐又由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而且马歇尔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之后,该观点被广泛认同。讨论题:1.如何理解中西古代典籍中的。“经济”一词的含义?2.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经济”不同于今天经济

4、的含义,那么能否由此推断,我国古代没有经济思想吗?3.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学科、经济学科还是政治加经济的学科?案例2斯巴达克起义“宁为自由而战死,决不为富人的娱乐而丧身!”这是2000多年前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发出的英勇誓言。公元前73年,在古罗马中部卡普亚城的一个角斗训练所里,发生了一次暴动。角斗奴们手拿菜刀、肉叉和各种尖刺的木棒,杀死了卫兵,冲出了戒备森严的训练所,向城南的维苏威火山奔去。组织这次暴动的,就是罗马史上极其著名的英雄——斯巴达克。斯巴达克原是色雷斯人,同罗马作战时被俘,被卖为奴,并且被送到卡普亚一所场

5、站训练角斗士的学校受训。角斗士的境遇十分悲惨,经常遭受拷打,而且等待他们的命运是被迫在角斗场上互相角斗、互相残杀,供灭绝人性的奴隶主哄笑取乐。他们对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忍无可忍。公元前73年,有200多人密谋逃亡,由于密谋泄漏,结果只有78名奴隶及时拿了菜刀和铁叉等武器潜逃成功,来到维苏威火山上进行暴动。他们推出了3名领袖,斯巴达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逃亡奴隶纷纷投奔前来,起义队伍迅速扩大。起义军极盛时期,曾发展到12万人以上,屡败罗马军,活动范围几乎遍及意大利南部。公元前72年,罗马执政官率军镇压。此时,起义队伍内

6、部发生分裂,以克里克苏斯为首的一支队伍单独行动,不久被罗马军队消灭。斯巴达克率军北上,频频取胜。但是,他并未翻越阿尔卑斯山,而是率领12万义军再次南下,进抵意大利半岛南端,计划借助海盗船只渡到西西里,因受海盗欺骗未获成功。公元前71年,奉命镇压起义的克拉苏尾随斯巴达克南下,在意大利半岛最狭窄的部分布鲁提乌姆挖掘了横过整个地峡的壕沟,对起义军加以围困。起义军突破封锁线,向东南海岸进发,受阻后,被迫折回迎战克拉苏。同年,在布林底西港附近的决战中,克拉苏得到从伊比利亚半岛归来的庞培的增援,起义军遭到惨败,6万名起义者战死

7、,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起义失败后,奴隶主把6000名被俘的起义者钉死在从卡普亚到罗马沿途的十字架上。尽管如此,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欧级斗争并没有停止过,而是继续蔓延,一直到罗马帝国灭亡。讨论题:1.在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表现如何?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怎样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案例3马尔萨斯“人口论”与西尼尔“节欲论”(一)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RobertMalthus,1766一1834)出生于距伦敦不远的一个乡村里,他是一个有教养的地主的次子。因为英国家庭的

8、财产由长子继承,他没有得到遗产,但是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马尔萨斯在年轻时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呆在父亲身边,他俩经常就哲学和政治问题进行无休止的探讨和争论。为了寻找同父亲争论的依据,马尔萨斯从18世纪的几个作家那里找到了一种思想,即人类繁殖的速度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速度,如果人类增长不加以节制,则人口每隔20~25年就要增加1倍。马尔萨斯觉得粮食生产必然不可能以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