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沈从文散文《箱子岩》的人事现象

略论沈从文散文《箱子岩》的人事现象

ID:4125303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9

略论沈从文散文《箱子岩》的人事现象_第1页
略论沈从文散文《箱子岩》的人事现象_第2页
略论沈从文散文《箱子岩》的人事现象_第3页
略论沈从文散文《箱子岩》的人事现象_第4页
资源描述:

《略论沈从文散文《箱子岩》的人事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略论沈从文散文《箱子岩》的人事现象摘 要: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沈从文创作思想的内涵,就必须熟悉其作品。在小说中,沈从文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往往是包含在人物事件的描绘中;在散文中,沈从文却常常直抒胸臆,点明笔下人事的内在蕴涵。散文《箱子岩》悲哀于在压迫下湘西少数民族生命主体性的丧失,悲愤于民族灵魂溃烂而趋向衰败。窥视《箱子岩》尚未阐明的主题便是:民族精神的改造;对待人事的内在蕴涵便是:哀其不幸,恨其不争。关键词:沈从文;散文;箱子岩一《湘行散记》代表了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以叙事、写人、记闻为主,描写了常德沿沅江水溯流而上延绵千里的

2、水流及各支流的乡村景物、人事。这些散文贯穿着与其小说一致的创作追求,即对各种生命形式的捕捉,并以小知识分子和湘西下层人民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作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把握。其作品为人们打开了一幅幅神秘空幽的山水画,也毫不遮掩地暴露出画面中的沧桑与黑暗。《箱子岩》便是辰河流域的一道这样的风景。《箱子岩》记叙了沈从文相隔15年前后两次游览箱子岩的见闻。沈从文运用写人叙事的方法,通过平凡的划龙舟竞赛,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历史和未来,从纵向与横向,点面结合地刻画出故土故人的生活形象,其中有为之悲哀的集体群象———湘西村民,有为之愤

3、恨的“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跛脚什长,也提到了寄予幻想的英雄人物———贺龙。也许提到哀其不幸,恨其不争,我们就自然地联想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精神。但我们也知道沈从文曾经否认其笔下的下层人民雄强与犷悍等品质与当时改造国民性思想之间的共通之处。他说:“我是试用不同方法学习用笔,并不有什么一定的主张。我因为底子差,自以为得踏踏实实的学习30年……。”当然这是一种谦虚或者是一种拘谨的说法,文学创作不一定非有明确主张,但独特的感受是一定有的。中国历来的作家一般同时是政治家,而沈从文一生远离政治,其结果导致作家终生精神上孤独落

4、寞,甚而至于在其40多岁就被迫停止文学创作。但作为一个无党派作家,他对于生命,对于民族的生存方式有其独立的思考,在他笔下有的是真善美,有的是对高昂着的生命力的呼唤。作为一个民主主义者,他也许不知用什么方法可以改造他的同乡村民,使其将划龙舟的狂热转移到一份新的生活竞争中,但是对于人类的精神家园,对于社会人生,他始终有自己坚定的信仰,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失为一位可爱可敬的作家。在这里笔者并非要讨论文学与意识形态,只是认为倘若沈从文政治上的朦胧性已为大家断言,那么笔者以为其道德的鲜明性是与之并存的。作家的道德是基于他对人性的

5、认识及由人性派生的义利取舍,因此对于种种让他产生奇异乡情的脸子,作家分别表示了悲哀、愤恨和期望。在《箱子岩》中,作家并不是一味寻求15年前的那条辰河———那不过是刻舟求剑的梦幻而已,而是他从中已敏锐地觉察到家乡人民的麻木和堕性,并深切地呼唤重新来一股劲儿去改变现状,创造新的历史。二乡土情结一直是作家内心无法抗拒的永恒诱惑,那片生他、育他的沃土是他永远的精神家园。作为“乡下人”,作家常常深深地回望这片悠悠故土,回望这故土上生生不息的原始生命的蓬勃旺盛和他们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泰然。辰河是作家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辰河给了沈从文第二次生

6、命。作家记忆中的辰河永远美丽如画:百米高的石壁被夕阳烘炙为五彩屏障,夹江高矗,河中三只朱红色的龙船如箭般穿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船上的青年桨手和两岸的助兴者与锣鼓声和鞭炮声,熔成一团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火。即便是日头落尽云影无光时,那一片紫雾笼罩的温柔暮色里,且闻有小孩的哭声,妇人们的叫唤声,给人一种悠然不尽的感觉。这幅人物交织的热烈画面描绘得有声有色,透露出作家对故土不尽的眷恋和赞叹,赞叹这拥有悠久的先楚文化的沃土,赞叹这沃土上朝气蓬勃的生命力,赞叹这些生命惊人的忍受力。多少年来湘西人民经历了种种不幸,遭受了无数苦难,但是这个永

7、不堕落,永不衰老的民族忍辱负重,以超人的生命力把命运的一切肆虐方式化为正常生命的一种基本形态,从而在他们自己的天空里支撑起一片长青的绿荫。在这片绿荫里,他们与古代遗迹同存,生活在一个不论时空不论贫富的独立天地。他们不悲不喜,不抗争也不逃避,泰然面对随时降临的灾难,以不变应万变,安分地过着小日子,既无豪言壮语,也无铺张扬厉,如同接受阳光和空气一样接受了一切的变与不变。那份超常的从容,仿佛发乎天籁与生俱来,让人惊讶、让人感动。究其源,这从容即是原始的生命热力,它来自于本土文化特有的传统,来自于长期受压迫的历史,来自于生存高于一切的人

8、生信念。因之对比城市人的“缺乏生命力”、“懒惰”、“拘谨”、“小气”,湘西乡民的勃勃野气、勤奋、豪爽和朴实就成为作家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净土。对于阔别家乡多年的沈从文,这始终是他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家园所在。但是对于这家园的回望不等于简单的怀旧思乡之愁绪,也不仅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