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张英下)

案例(张英下)

ID:41253265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20

案例(张英下)_第1页
案例(张英下)_第2页
案例(张英下)_第3页
案例(张英下)_第4页
案例(张英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案例(张英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林中心幼儿园2010学年第二学期案例分析有趣的绳子2011-02-22张英一.案例背景在前一阶段,在户外活动中,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绳子,让孩子们自由的玩,老师的用意是让孩子在探索玩乐中学习跳绳,幼儿活泼好动,他们对条生导师并不感兴趣,而是利用绳子进行玩耍的兴趣很浓,有的幼儿用绳子套在别人对身上,有的幼儿用绳子在地上甩,有点幼儿用绳子在空中甩和扔,于是,让孩子在玩耍中能有意识地寻找绳子的各种变化,来认识绳子的用处。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意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积极动脑,主动地探索出绳子的各种变化,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绳子的多变性,并能将绳子的变化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2、。二.案例实录随着幼儿进入活动室,孩子们被绳子挡住了,于是,关于绳子的话题就展开了。老师问:绳子有哪些玩的方法?”于是,孩子们,孩子们都拿着绳子四散地去探索绳子的各种玩法。张扬用绳子跳绳。徐海鹏用绳子在地上做小路,进行走小路的游戏。陆俊杰用绳子围了个两个圆圈,做跳圈的游戏……孩子们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中,创造出了绳子的各种玩的方法。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人变绳子”的游戏,当老师将自己的身体比喻成绳子时,孩子们很茫然,于是,老师就开始扭动身体,变化出一条蛇,一个大字……孩子们看了,也跃跃欲试,他们坐在了地上,说这是一个大写的L,右手叉腰,左手往前上方,说这是一个茶壶……孩子们自己创造着,并相互

3、模仿着,快乐写在了他们的脸上。最后,老师出示了几幅画,孩子们惊奇地说:“这是用绳子做成的。”于是,孩子们尝试用绳子做画,他们将不同颜色、粗细的绳子粘贴于纸上,变幻出了彩虹、皮球、熊猫……在玩玩贴贴中,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三.案例分析与反思我们设计的活动内容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并且是符合孩子的现有发展水平。都希望每个孩子都在活动中兴趣盎然、生动、活泼、主动地玩耍,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并获得了自我认知、身体运动、语言、美术、思维力、想象力等方面的相关发展,今天的活动内容来源于孩子,是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中而来的,因此,活动对孩子是一种兴趣,而且,我将幼儿对绳子

4、的了解结合于各种游戏活动中,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探索绳子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以往的老师教,幼儿被动地学。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创造了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了探究活动,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了发现的乐趣。活动内容的组织考虑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了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10三林中心幼儿园2010学年第二学期案例分析生活---“小捣蛋”找朋友2011-03-28张英一.案例背景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陆陆续续的上床了——二.案例实录刚开始准备午睡,午睡室里打闹声、嘻笑声就开始传出,望着三三两两说笑着脱衣的幼儿,我

5、的气不打一处来:“快点,动作快,自己脱完衣服、裤子的小朋友可以睡下去了。”收到老师生气信号的孩子们纷纷开始快速地脱自己衣裤,只见黄成豪还拉着张沈舟的衣服不放,想着平时乖巧的黄成豪这时竞无视于自己的威信,仍拉着张沈舟的衣服不放,我更生气了,于是我对着黄成豪又说道:黄成豪,怎么还不快睡下去。”谁知他不但不理会我,反而振振有词地回答道:“我在帮张沈舟脱衣服。”他的反驳引起了我的极大气愤,我再次加重语气道:“睡下去,谁都不用帮忙的,以前不是学过怎么穿衣和脱衣嘛,都那么大了应该学会脱衣了。你自己管自己,张沈舟自己会脱的。”在我的一通理论下,黄成豪极不情愿地缩回了自己的手,并在嘀咕声中睡了下去。三

6、.案例分析与反思新《纲要》中就曾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满足与成功。”从我的言语里,我的目的是不让幼儿间互相帮助是想培养他们的独立自理能力,但独立性的培养固然是幼儿的一种社会需求,但教师也要考虑到孩子是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衡量的,黄成豪已具备了一种分辨是非的社会能力,他能在教师下达错误命令后进行辩解,在好动的行为中他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从中看出黄成豪的社会性能力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与深度,这一合作意识的自觉产生已突显出了孩子对于合作的一种需求。对于黄成豪这样已具有了合作意识与要求的孩子我们就要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调

7、整理念后的教师应该让黄成豪这样的孩子得到合作的愉悦感与成功感,满足他的社会需求。可我却在这时呵斥他不准帮助别人,这不但模糊了幼儿们对于“助人”这词的理解,更混淆了幼儿对于是非观念的认识,也扼制了他合作意识的发展,更是阻碍了幼儿成为一个优秀社会人的发展过程。10三林中心幼儿园2010学年第二学期案例分析面对幼儿的幸灾乐祸2011-04-20张英一.案例背景:近来,班级的孩子看到别人摔倒了竟然哈哈大笑,这究竟是怎么了?二.案例实录:实例一:区域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