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图像案例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图像案例教学

ID:41253284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0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图像案例教学_第1页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图像案例教学_第2页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图像案例教学_第3页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图像案例教学_第4页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图像案例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图像案例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图像案例教学美国著名科学家,民主主义者乔·富兰克林在他的散文《终生为徒》中陈述自己当初进杂志社工作时的一段经历。当时他遇到了一位名叫弗恩的编辑,要求他每天写一篇文章,对文章中每一个写法没有把握的字都要查一查字典。多年以后,乔每每忆及此事仍发自肺腑地承认并赞叹“弗恩教给我的东西让我终生受用。”那么弗恩的“伟大”之处,“教给我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显然不是写作的才能,创造成果和丰富的经验,而是他努力激发作者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打磨自己。在我们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都知道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形成能

2、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人不知不觉偏离了航向,学生的自主流于形式,教学仍是以“灌输”为主要特征,尽管都尽力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往往事倍功半。弗恩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让富兰克林自己探索和尝试,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尝试中,知道了如何利用教学提供的条件或创造条件去获得自己欠缺的东西。案例教学方法正是这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的教育理念得以实施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虽不是万能的,但却是一种独特的,很重要的且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地理案例教学法提出的背景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区域发展部

3、分的教学要求中,继续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并规定本部分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课程标准对案例教学的体现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实际上使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二是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学的区域案例。虽然在大多数实验教材中,很可能仍选择现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那些案例,但课程标准的开放对促进高中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开放和适应各地区具体地理情况有重要的意义。二、地理案例教学对

4、地图的特殊依赖性地理教学过程以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为教学宗旨、以地图为教学的“第二语言”、以建立空间概念为教学先导的。(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1999年12月)地理图像不仅起直观教具的作用,而且是围绕系列问题,精心设计的,符合逻辑思维规律(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等规律),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教学媒体。它始终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个步骤。地理的案例大多离不开地理图像,这也符合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下面以实例说明:例如“黄河的忧患、根治”一节课可以由“忧患”和“根治”两个环节组成。而每个教学环节

5、又由四个教学步骤组成。教学步骤是:①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前的准备阶段,包括教师启发式的导言、展示系统图像、学生的读、听、看等。例如“黄河的忧患”的教学,教师可以先通过导言,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展示系统图像(中国地形图、黄河流域水系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地上河示意图”等,让学生观察。②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课程、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所展示的图像,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同一个教学环节的几个问题具有相关性)。同时,指导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例如,上述“黄河的忧患”四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图像和利用已学的

6、知识思考和解答。③探索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基础上,请个别学生起来解答问题或上台指着图像解答问题,其它学生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其间,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适当的补充说明和启发,以便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④总结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指图作补充、修改、归纳和总结。三、地理图像案例教学的一般过程1.展示案例──阅读感知阶段展示案例可以在课前或课中,一般而言是在教师导入了“主题”之后进行。教师应尽可能地渲染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案例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

7、做好准备。例如,教师在与学生学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时,利用案例──我国西北地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展示案例,使学生似乎来到了“现场”。学生很快进入场景,充分感知了案例。2.设疑问难指导──个体自主探究阶段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全盘抛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达到“诱敌深入”之目的。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教师设疑后,不能放任自流,主要有两个基本任务:(1)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

8、进行个别指导,并对学生探究的进程、课堂纪律等进行“微观调控”。(2)指导学法,如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指导学生把握主题;指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系统地阐述问题等等。这为后一阶段的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述案例,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①请描述荒漠化的景象和荒漠化形成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