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商鞅变》PPT课件

《秦国商鞅变》PPT课件

ID:41264498

大小:326.5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8-20

《秦国商鞅变》PPT课件_第1页
《秦国商鞅变》PPT课件_第2页
《秦国商鞅变》PPT课件_第3页
《秦国商鞅变》PPT课件_第4页
《秦国商鞅变》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国商鞅变》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秦国商鞅变法第一节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知识准备:1、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指哪个时代?请写出时间。2、请写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3、请解释分封制和井田制。从宋襄公的悲剧和春秋战国的战争谈改革公元前638年十一月初一,楚军进抵泓水南岸时,宋军已占有利之地,在泓水北岸列阵待敌。当楚军开始渡河时,右司马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可半渡而击”,宋襄公拒不同意,说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从而使楚军得以全部顺利渡过泓水。楚军渡河后开始布列阵势,这时公孙固又奉劝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未毕、行列未定

2、之际发动攻击,但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这才击鼓向楚军进攻。可是,这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弱小的宋军哪里是强大楚师的对手,一阵厮杀后,宋军受到重创,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受了重伤,狼狈逃回宋国。战后国人皆怨襄公指挥不当,但宋襄公并未认识自己的错误,向臣民辩解说:“古之为军,临大事不忘大礼”、“君子不重伤(不再次伤害受伤的敌人)、不擒二毛(不捉拿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不以阻隘(不阻敌人于险隘中取胜)、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的敌人)”,认为自己遵守古训行事并

3、无不当。公元前637年五月,宋襄公伤重而死。他没能当上春秋的霸主。思考:从宋襄公之死我们能得到哪些认识?西周春秋与战国军事战争比较研究杨德权第二章西周春秋与战国兵源比较第一节军事组织比较第二节士兵身份比较第三章战国前后兵种比较第一节兵种地位比较一、车兵地位的变化二、步兵地位的变化第二节新兵种的出现及作用一、骑兵的建立和作用二、舟师的出现和作用第四章西周春秋与战国作战方式比较第一节车战和步战第二节军阵的发展第五章西周春秋与战国战争规模比较第一节战争投入兵力比较(一)牧野之战(二)城濮之战(三)长平之

4、战第二节战争持续时间比较(一)牧野之战(二)城濮之战、鄢陵之战(三)长平之战思考:1、战争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大规模战争背后拼的是什么?请从物质和人的角度思考。(如何取得战争的胜利?)一春秋战国阶段特征请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大转型时期。(1)经济上:-----和-----的推广,------的兴建,生产力得到划时代提高。-----大量增加,以-----制为标志的-----------被破坏,逐渐为-----------所代替。小农经济得到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

5、共主的地位,-----瓦解。国家-----,出现春秋-----战争和战国-----战争。(3)阶级关系上:奴隶主贵族阶级日益没落,---------阶级日益壮大,要求代替其统治地位,--------和--------就是这种要求的体现。(4)军事上:从春秋----战争到战国----战争,规模越来大,程度越来越残酷,国家朝------的方向发展。(5)思想上:异常活跃,出现------的局面。二改革成为历史必然趋势1、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改革家。2、在下列表格中填写改革内容内容结果作用管仲改革经济:

6、--------------即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根据------------征税,实际承认了---------。劳役地租向------地租过渡。治国思想:礼法并用-----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李悝变法政治:改革-------制,起用有才能之人。制定《--------》,是中国较早较完善的-------法典。经济:“---------------”,发展小农经济。实行------------,保护小农经济。得到魏文侯、魏武侯重用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吴起变法“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损不急之枝官

7、,以奉选练之士”楚悼王去世,吴起被贵族用箭射杀,死后尸身被处以车裂。失败使楚国国力强盛。申不害变法政治:“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强调君主的统治之“术”,即任用、监督、考核臣下的方法,加强君主集权。韩昭侯死后,法令容易被废除,也就不够彻底。韩虽然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却能相安无事,成为与齐、楚、燕、赵、魏、秦并列的七雄之一。改革和变法异同1.目的不同:春秋改革目的在于增强国力,确保称霸诸侯;战国变法目的在于增强国力,兼并其他诸侯国 进而统一全国。2.性质不同:春秋时期的改革属于奴隶主阶级的改革 战国

8、时期的改革属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3.内容不同:春秋改革只是单纯的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没有涉及到当时的社会制度问题。战国改革则涉及到了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封建经济。3.影响不同:战国改革较春秋改革远为深远,地主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封建经济和封建制度确立,主要矛盾变为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4.共同的原因:都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三秦国的落后1、落后的表现(1)地理位置偏僻,与戎、狄等少数民族杂处。(2)地位卑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