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

ID:41265520

大小:19.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0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_第1页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_第2页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_第3页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_第4页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读书报告专业:人力0801学号:3080809012姓名:丁雯云出自《陶瓷》中国文联出版社作者:王先岳主编:白庚胜陶瓷的发明点燃了人类的文明之光,标志着人类从此告别了蒙昧时代。我国原始社会的陶器分布非常广泛,最为集中的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陶器可分为灰陶,红陶,彩陶,黑陶,白陶,印纹硬陶等。陶艺的发展到明朝时,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时人描写其盛况曰“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清朝康,雍,乾三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我国新时期时代陶器分布相当广泛,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北方地区

2、急东南沿海等区域。其中,黄河,长江中上游等区域以彩陶闻名,下游地区以工艺精致的白陶和黑陶著称,东南沿海地区以印纹硬陶为代表,北方地区则以富有名族特色的造型称奇。原始瓷是在制陶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考古证明,商代时就已经制成了瓷器。瓷器成熟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从我国陶瓷发展历史来说,两汉时期正值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过渡的时期,至两晋时,原始瓷已经基本淘汰而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变。我国陶瓷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造型十分丰富,鲜明的体现出生产时代的制造技术,社会习俗,审美风尚以及名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新

3、石器时代陶器造型古朴简练,拙稚率真;夏商周时代的陶器造型稳健凝练,端庄大方;隋唐时期的陶瓷造型丰腴饱满,雍容华贵;宋代陶瓷造型清丽秀雅,蕴藉隽永,形制多样。元代瓷器造型雄浑凝重,粗犷大气;明代前期,瓷器造型比较注重比例关系,强调整体感,造型厚重端庄,中后期瓷器风格转向圆润秀致,阴柔轻巧;清朝瓷器,康熙时敦厚挺拔,雍正时玲珑妩媚,乾隆时精巧繁缛。胎和釉是构成陶瓷器的主要因素,是陶瓷器的骨和衣。质地迥异的胎体和流光溢彩的釉色,彰显了我国陶瓷的美学风格,审美情趣和名族精神。胎土是由氧化硅,氧化铝,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等

4、化学成分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钙,钠和镁。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其物理,化学性质与玻璃有相似相处。釉是对瓷器进行美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增强了瓷器的机械强度和介电强度,可以防止液体和气体的侵蚀。釉最早出现在商代陶器上,即原始釉。纹饰是瓷器表面的装饰纹样,它不但可以弥补陶瓷器造型上的一些不足,使陶瓷器形更加完美,而且可以装饰美化陶瓷器的表面。尤其是纹饰的题材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形象生动的反应出各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陶瓷器上的纹饰,习惯上按其所在部位及制作工艺,可分成胎装饰与釉装饰

5、两类。胎装饰是指采用硬质工具在陶瓷器胎体上刻,划,印,剔,堆,贴,镂,雕,塑等工艺制作纹饰,大多于上釉前施工,亦有少数作于上釉后。釉装饰是指用釉料,彩料在胎体上描绘图案,书画等,工艺上是以毛笔之类的软工具施技,不触破,更不损伤胎体。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烧成温度在900摄氏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赭陶为主。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等色绘饰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在陶器

6、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彩陶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形图案,也有少数动物纹。几何形图案主要有:弦纹、网纹、锯齿纹、三角纹、方格纹、垂幛纹、漩涡纹、圆圈纹、波折纹、宽带纹,并有月亮、太阳、北斗星等纹样。动物纹样,常见的有鱼纹、鸟纹、蛙纹等。兽纹较多的是猪纹、狗纹和鹿纹,有的奔驰,有的站立。这些动物形象的出现,反映出当时的渔猎在原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人物纹样较少见,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出土一件陶钵,其口沿内壁上画有3组跳舞的人群,

7、5人一组,舞人动作整齐,姿态优美,精美异常。植物纹样,在距今68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陶器上,发现有稻麦粒、枝叶、花瓣,甚至有些已概括成为几何形体,并和几何形纹混和在一起构成纹样,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别有一番情趣。彩陶是指在橙红色陶坯上以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呈现出赭红和黑白诸种颜色花纹图案的陶器。仰韶文化距今大约七千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为发达的时期。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马家窑文化继承了仰韶文化,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

8、的艺术风格。黑陶是继彩陶之后,我国新石器时灰陶代制陶业又一辉煌创造,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它是在焙烧后期用浓烟熏翳,使烟中的碳微粒渗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使之呈现黑色。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饮誉中外。黑陶素以素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