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内涵话变迁》PPT课件

《税收内涵话变迁》PPT课件

ID:41265573

大小:337.51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8-20

《税收内涵话变迁》PPT课件_第1页
《税收内涵话变迁》PPT课件_第2页
《税收内涵话变迁》PPT课件_第3页
《税收内涵话变迁》PPT课件_第4页
《税收内涵话变迁》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税收内涵话变迁》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税收基础知识》京山培训中心张志清电话:0724-7339188Email:zzq161@tom.com课程简介《税收基础知识》是介绍税收基本理论和我国现行税制的一门基础课,是初任公务员培训班的重要课程之一。本课程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税收理论,主要阐释了税收内涵、税收原则、税收宏观调控、依法治税以及国际税收、外国税收等税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二部分为现行税制,以税制要素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行税制中国税部门的主要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车购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种的基本法律规定。培训目标一、了解税收的基本理论二、掌握现行税制中增值税、消费税、车购税、企业所

2、得税等相关税种的基本法律规定。培训内容和计划第一章税收内涵话变迁(2课时)第二章税收原则定法度(2课时)第三章宏观调控谋发展(2课时)第四章依法治税成方圆(4课时)第五章国际税收新对策(2课时)第六章外国税收万花筒(2课时)第七章增值税(12课时)第八章消费税(8课时)第九章车辆购置税(2课时)第十章企业所得税(12课时)培训教材全国税务系统基础知识培训系列教材国家税务总局教材编写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考核办法教学任务完成后,分别组织单科结业考试和执法资格考试。单科结业考试为笔试、闭卷考试,由省局委托培训中心组织(10月23日下午);执法资格考试为笔试、闭卷考试,由

3、总局出题,省局直接组织(11月17日上午9:00-10:30;京山培训中心)。第一章税收内涵话变迁第一节身边的税收现象第二节税收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税收的本质内涵第四节税收的定义与形式特征第五节税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第一节身边的税收现象在当今社会,税收这个古老的范畴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税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对于纳税人而言,还是对于税务机关、政府来说,税收都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已成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纳税人该缴多少税收?税务机关怎样才能及时足额地把税收上来?政府到底应该收多少税?大家都在不断地思索着。第一节身边的税收现象1994年税改以来

4、,我国税收平均每年增长额为3500亿元;平均增长幅度超过30%。第二节税收的产生与发展一、税收的产生(一)税收产生的社会条件。税收产生的社会条件是国家公共权力的建立,即国家的产生和存在。从税收和国家的关系看,国家的存在同税收的产生具有本质的联系。首先,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只有出现了国家,才有满足国家政权行使其职能的客观需要。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必须建立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专政机构;动用社会力量,征用自然资源,兴办公共建筑和公共事业,建立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所有这一切公共需求,都要耗用一定的物质资料。而国家并不直接从事社会生产,于是,为了

5、满足这种需要,就需要向社会成员征税。其次,税收是国家为主体,以国家权力为依据,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产品分配方式。任何私人对社会产品的分配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权力和依据。只有产生了国家和国家权力,才有各社会成员认可的征税主体和依据,从而使税收的产生成为可能。一、税收的产生(二)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是私有制的存在。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分配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分配的依据,即以财产权力进行分配。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则有两种权力,即财产所有权和政治权力。国家凭借其自身的财产所有权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形成的收入,是国家的公产收入,而不是税

6、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的分配。这种分配只有对那些不属于国家所有或者国家不能直接支配使用的社会产品才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当社会存在着私有制,国家将一部分属于私人所有的社会产品转变为国家所有的时候,国家便动用政治权力,而税收这种分配形式就产生了。因此,国家征税实际上是对私有财产行使支配权,是对私有财产的一种“侵犯”。下列图示可帮助我们理解税收的产生: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阶级斗争→国家(需要物质资料/拥有政治权力)→税收二、税收的发展第一阶段:萌芽期奴隶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王所有,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候、臣属和平民耕种,受封者需向国王纳贡。

7、夏商周时期,实行贡赋制,这是赋税的雏形。第二阶段:发展期封建社会,税收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我国征收地税的开始。编户齐民(汉)、租调制度(北魏)、租庸调制与两税法(唐)、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宋)、一条鞭法(明)、清朝承袭明制,以“田赋”和“丁役”合称地丁银作为封建国家的主要税收。二、税收的发展从秦到清,我国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为:征税对象从以人丁为主,逐渐演变为以田亩为主(以两税法为变化的标志);缴纳形式从实物地租为主演变为以货币地租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收时间从不定时逐渐演变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主);缴纳方式从农民由必须服

8、徭役逐渐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