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

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

ID:41274265

大小:119.5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21

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_第1页
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_第2页
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_第3页
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_第4页
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空间静止画面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画面由边框限定出有限范围,具有长度和宽度,其面积可以度量。这一特点引出了客观景物广阔性与画面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画面是平的,只具有二维空间的物理属性。但是客观事物是存在于三维空间之中,这一现实形成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思维方式,于是出现了三维客观世界视觉习惯和二维画面表现之间的矛盾;    用单幅画面只能表现静止的图形,而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运动、变化的事物,因而存在如何在静止画面上表现运动形体的矛盾。   这些内容都属于平面构成研究的范畴,因此本节准备讨论

2、这样三个内容:     画面上呈现二维空间的一些特点     如何在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     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四维空间1. 画面上呈现二维空间的一些特点(1)可以通过联想生成画面上的背景空间   按照一般艺术规则,在处理主体与背景空间的关系时,一般要求背景对主体起陪衬和烘托的作用,这是当主体与背景都以独立实体存在的情况下,对背景的定位。但是在画面上,有时会出现由主体演释出背景的情形,即背景并非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观看者通过自己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效应联想出来的。   例如下图中,在一张空白纸上画一架飞机,会使人联想到其

3、背景必定是天空如下图;如果在该纸上改画一条船,则会联想到水面的背景。在这里“天空”和“水面”并非客观存在,而是通过人们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效应联想出来的。(2)可以通过调整背景与边框的位置关系来拓宽画面的视野   视觉中心一般落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因此当画面需要用一些背景图案进行美化或陪衬时,为了给视觉中心留出比较宽裕的空间,通常将这些背景图案安排在靠近边框的位置,即往上、下靠边,或左右靠边,或靠边框角上,这样就能在阅读主体内容时保持比较广域的视角。例如在下图中,图(a)的背景图案放置的位置居中,显得画面空间狭小,主题内容

4、难以展开呈现;图(b)的背景图案靠近边框角,给主体留出了宽阔的展示空间。(a)背景图案位置过于居中(b)背景图案靠边给主体留出展示空间   (3)可以通过形体与边框大小的关系来显示画面空间的辽阔与拥挤   如前所述,画面上的空间内涵可以借助形体表现出来,同样,这个空间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形体大小与边框面积的关系表现出来。   例如在下图中,边框面积远比飞鸟的形体大得多(图a),联想到的天空背景就显得十分辽阔;反之如果在同样大的边框内画一个大的形体(图b),则背景空间就变得狭窄的多!(a)辽阔的天空背景(b)背景空间显得拥

5、挤(4)边框对具有方向性的形体的制约   画面中形体在很多情形下都具有方向性。例如某人的目光凝视前方;正在运动的物体的行驶方向等等。具有方向性的形体会对观看者的视线有引导性,使其沿着该方向移动,因此要求边框在该方向的前方留有足够的空间,否则会使人感到没有回旋的余地。   摄影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拍摄侧面或半侧面像时,总是将人安排在画面的一侧,面向较宽的另一侧以保持视线前方有较宽阔的空间。   下图示出的是边框对形体运动方向的制约。图(a)会使观看者感到走投无路,似乎就要“碰壁”;图(b)将其运动方向反转过来,观看起来

6、就顺眼多了!(a)运动快要“碰壁”(b)运动前方留有广阔空间2. 如何在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   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长期以来养成了对这个立体世界的视觉习惯和思维方式,从构图角度将这些习惯和思维进行整理,可以归纳出若干产生立体视觉效果的规律。因此按照这些规律在画面上构图,也能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   本节仅从构图的角度讨论在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几种基本方法。其中包括透视、遮挡、阴暗和阴影、虚实以及利用斜线或曲线的变化等五种。至于从用色和用光角度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将在下一章中讨论。(1)透视   透视的概念是为了在

7、画面上体现各形体或形体各部分之间的纵深关系而引入的。设想在观察者的眼睛与这些纵深位置的形体之间放置一块透明的玻璃,如果将隔着玻璃看到的这些形体就认为是“画”在玻璃上的形体像,则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即“画”在玻璃上的形体像的大小,是实际形体离透明玻璃远近距离的函数:离得近的形体像大,反之就小。因此,透视的基本表现方法可以简明地概括为“近大远小”。在平面构图时,经常运用近大远小的方法在画面上表现形体间的纵深关系。如下图所示。用近大远小的方法表现纵深关系   图中这些人体由大到小,表现出他们处在画面纵深方向上

8、由近及远的位置上。这种表现方法,同样适用于表现同一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纵深关系。顺便说明两点:   在画面上表现纵深关系时,一般习惯于将画面下部定位为近处,由下往上对应由近及远(也有少数例外情况)。   在上图中,除了用大小表现纵深关系外,各形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如果确定最近和最远两个形体以后,那么位于此二形体之间的形体,其纵深位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