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为什么说意识的作用再大也仅仅是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10.为什么说意识的作用再大也仅仅是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ID:41275553

大小:9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1

10.为什么说意识的作用再大也仅仅是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_第1页
10.为什么说意识的作用再大也仅仅是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_第2页
10.为什么说意识的作用再大也仅仅是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10.为什么说意识的作用再大也仅仅是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0.为什么说意识的作用再大也仅仅是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总要先“想”后“办”,在“想”指导下“办”,“想”即发挥意识的作用,由此有人认为,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固然,意识的作用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毛泽东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的好。”(《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45页)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具有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作用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

2、动来改变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9页)“人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同前书,第228页)今天.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人类的活动不仅改变着地球,其活动范围已经开始冲出地球.飞向遥远的天体,在日益广阔的宇宙空间显示出自己的威力。所有这—切,无不凝结着“思维着的精神”的劳绩。  然而,在辩证唯物主义者看来,“思维着的精神”劳绩再大,也离不开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是要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首先,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固然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在行动之前先有—定的动机,并为实现这种动机制

3、定相应的计划,但是,人们为什么恰好产生这种动机而没有产生别的动机?为什么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动机?答案无法从动机本身得到说明,而只能到客观现实中去寻找。事实上,人们的动机并不是任意地产生的,而是由人们所处的客观地位及其所面临的实践需要决定的。人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和计划,都是客观事物发展的产物。  其次要使动机变成现实,使物质世界发生变化,还必须通过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和意识活动的区别在于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通过实践,不付诸行动,再好的动机也是没有用的。  再次,人们有了必要的动机,进行了实

4、践,也不一定能保证达到预期的结果,要想得到预期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事物的规律性,否则,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最后,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凭借一定的物质手段去作用于客观物质对象,离开了客观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对象的作用,意识活动只能是一种空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形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同物质手段和物质对象的关系,没有现实的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东西来。即使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也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要

5、认识宏观天体,就需要天文望远镜、航天探测器等观测设施。要认识微观世界,就需要有电子显微镜,基本粒子加速器等技术装备。一般来说,这些科学观测和实验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同物质的认识工具的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  由此可见,不管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多大,它总是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唯心主义从否认物质决定性的基本立场出发,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宣扬“意识决定论”、“精神万能论”,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11.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识误区的几点分析。  (1)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

6、的,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只能在“物质与意识”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范围内运用,即唯物主义正确地认识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而唯心主义则错误地认为“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意识决定物质”。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只能就其根本观点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才能成立。超越这一范围,认为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是没有意义的。[来源:学科网]  ②正确与错误都只是相对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有其错误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惟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

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就其根本观点来说是正确的,但它把具体的物质当成世界的本质,则是错误的。  (2)唯心主义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唯心主义哲学从其世界观的意义上来说是错误的,但如果从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这一问题,唯心主义哲学则较它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讲显然是新的发展阶段,对这种历史发展过程来讲,唯心主义哲学往往表现得更精致,对问题的认识也较深刻一些,同时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黑格尔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大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就是其来源之一。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从来都是在相互斗争中而发

8、展的,绝不能否定唯心主义的历史意义。[来源:Zxxk.Com]  (3)犯主观主义错误的人,其世界观一定是唯心主义。  主观主义是从主观愿望出发,一个人犯不犯主观主义错误,与世界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必然性,但犯主观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