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原文及译文

请君入瓮—原文及译文

ID:41283150

大小:66.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1

请君入瓮—原文及译文_第1页
请君入瓮—原文及译文_第2页
请君入瓮—原文及译文_第3页
请君入瓮—原文及译文_第4页
请君入瓮—原文及译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请君入瓮—原文及译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请君入瓮原文:或告右丞周兴与丘神几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鞠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灸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叩头请罪.此典故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译文:大臣周兴与人谋反.武则天命来俊臣招来周兴.两人共饮论事.来俊臣问周兴:"囚犯多不认罪,有何办法?"兴说:"好办.取一口大缸来,四周用火烧,将罪犯投入,何罪不承认."来俊臣马上叫抬来一口大缸,四周点火如法刨制.站起

2、来对周兴说:"老兄,有人告你谋反,请你进去吧."兴立刻低头认罪.这一典故.比喻以其人的办法,降伏这个人.〔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②鞫(jū):审讯犯人。③推事:研究事情。④炙(zhì):烧烤。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1.解释加点的词。(4分)(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2)囚多不承(3)当为何法(4)因起谓兴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2分)(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2)以炭四周炙之:3.翻译下列句子。(3分)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3、”4.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的计谋。(1分)答案:1.正当;认罪;用;对……说(各1分,共4分)2.代词,指周兴;代词,指犯人。(各1分,共2分)3.周兴说:“这很容易!(只要)弄到一个大瓮,四周堆起木炭来烧,然后叫囚犯进到里面去,他敢不认罪?”(3分)4.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第7页共7页(南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注释  (1)溪亭:临水的亭台。  (2)沈:同“沉”。  (3)争:同“怎”。[3]  

4、(4)兴尽:尽了兴致  (5)争渡:“争”与“怎”相通,如何的意思译文  依旧经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天黑,  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我赶紧划呀,船儿抢着渡,  惊起了一滩的鸥鹭。作者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

5、,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简评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

6、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这首词杨金本《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

7、但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赏析第7页共7页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

8、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