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ID:41284507

大小:1.59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21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_第1页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_第2页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_第3页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_第4页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府之国”—成都平原主讲人:第一组王亭荷中国历史上的“天府之国”1.关中地区(战国至明代)2.成都平原(唐代至今)3.华北北部(明清时期)4.江淮以南地区(北宋时期)5.太原附近(五代时期)6.闽中(明代)-福州及西南一带7.盛京(清代)-即沈阳“天府”的本意是天然府库,指地势形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后来也指京师或天子的府库。而“天府之国”多指在被称为“天府”之地建立过政权或设为国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范围较“天府”更大一些.中国十大“新天府”1.四川成都平原2.台湾嘉南平原3.新疆伊犁河谷4.山东半岛5.闽南丘陵平原6.三江平原7.

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8.呼伦贝尔草原9.苏北平原10.宁夏平原历史上的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气候温润,“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在中国古代,最早把成都平原称作“天府”的人是东汉末年的诸葛亮,而最早把它称为“天府之国”的则是唐代的陈子昂。从东汉末年到现在,成都平原一直保有“天府”和“天府之国”的美名。李冰修建都江堰以后,成都平原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3、《华阳国志》“新”天府——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为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沛,人工自流灌溉条件好,尤其是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地。成都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为18摄氏度左右,年均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多雾,是中国阴雨天气最多的地区之一。成都平原的居民生活闲适,西方人送它以“东方伊甸园”的桂冠。成都平原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河渠纵横,属于典型的水田农业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是重要的水稻、棉花、油菜籽、小麦等作物的产区。成都平原拥有文明于世的“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还有俊秀的峨眉山和大

4、诗人杜甫居住过的草堂。评选新天府有多项指标,除了考虑良好的自然条件、环境状况和发展状况外,人文环境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它包括地域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分析原因悠久的历史、闻名于世的“三星堆文化”、风景优美的名山大川及名声古迹都是成都平原独特的优势,物产丰富、适合人居四川盆地周围是高大的山脉和高原,北有秦岭,南又云贵高原,西有横断山脉,东有巫山。这些高大的屏障阻挡了寒流的入侵,使空气极易下沉,形成了它潮湿的气候特点,因此少霜雪,特点是无霜期长,因此很少有冰雪灾害。“天府”除了物质财富,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用现在流行语叫“幸福指数”。因此幸福指数高也是成

5、都平原评选“天府”的主要依据。谢谢聆听!O(∩_∩)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