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中医干预方案

脑卒中中医干预方案

ID:41286387

大小:35.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1

脑卒中中医干预方案_第1页
脑卒中中医干预方案_第2页
脑卒中中医干预方案_第3页
脑卒中中医干预方案_第4页
脑卒中中医干预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卒中中医干预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脑卒中中医药干预方案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中医四大难证之一,一直以来在中医诊疗事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中风素有“真中风”与“类中风”之分,或日“外中风”和“内中风”,辨证分型又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虽然概念各别,但就中西医结合的医理而言,今日所说的中风,通常特指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即“脑血管意外”“脑卒中”“偏瘫”等。中医中风的定义是因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原因,导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而引起,临床以猝然昏仆、口眼喁斜、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亦有未见昏仆,仅表现为歪僻不遂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善行而数变的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命之为中风,又名

2、“卒中”。一、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病突然,是其病理是逐渐形成的。与肝、肾、心、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因与虚、风、痰、火四者密切相关,发病机理罗为复杂。  (一)情志所伤或年老肾衰,致阴阳失调,发为本病。或因暴努伤肝,使肝阳暴动,引起心火,风火相扇,气热郁逆,气血并走于上,心神昏冒而发病。  (二)过食肥甘或劳倦伤脾,或肝阳素旺,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肝火内灼,灼烁液成痰,痰郁化火,蒙敝清窍,流窜经络而卒然发病。(三)脉络空虚,风邪内侵,中于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喎噼不遂。脑卒中属“中风”范畴,对其病因病机,现代大部分学者有

3、比较统一的认识,不外乎“风、火、痰、瘀、虚、毒”六大主因,诊断标准亦趋于统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个证型。中药根据本病病机特点,多采用活血化瘀、息风化痰、通腑泻火等辨证治法。因此,分期、分阶段进行辨证论治,灵活加减,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治疗脑卒中的关键。二、中医辨证施治中医将脑卒中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病情较轻;中脏腑神志不清,则病情较重。(一)中经络1、肝阳暴亢型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头目眩晕,面红目赤,心烦咽干,便秘溲黄。舌红或绛,舌苔黄,脉弦

4、。治则:平肝潜阳,通经活络。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2、风痰阻络型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挛,头目眩晕,黄腻舌苔白腻或,脉弦滑。治则:熄风化痰,通经活络。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3、痰热腑实型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黏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治则:清热通腑,化痰通络。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合大承气汤加减。4、气虚血瘀型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强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治则:益气活血,通经活络。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5、阴虚风动型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

5、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舌红或暗淡,少苔或光剥,脉细弦或数。治则: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二)中脏腑1、风火闭窍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禁项强,两手紧握拘急,甚则抽搐。舌红或绛,舌苔黄而燥,脉弦数。治则:熄风降火,平凉开窍。代表方: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加减。2、痰火闭窍型突然昏倒,昏聩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气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治则:清热降火,涤痰开窍。代表方:安宫牛黄丸合涤痰汤加减。3、痰湿蒙窍型突然神昏,嗜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面色晦垢,痰涎壅盛,四肢逆冷。舌暗淡,舌苔白腻,脉滑或

6、缓。治则:豁痰熄风,辛温开窍。代表方:涤痰汤加减。4、元气衰败型神昏,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手撒肢冷,两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淡紫或萎缩,舌苔白腻,脉散或微。治则: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代表方:参附汤和生脉散加减。三、社区中医随访干预指南(一)中医食疗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5.中风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

7、,有软化血管的作用。6、大枣粳米粥:以黄芪、生姜各15克,桂枝、白芍各10克,加水浓煎取汁,去渣。取粳米100克,红枣4枚加水煨粥。粥成后倒入药汁,调匀即可。每日1次。可益气通脉、温经和血,用治中风后遗症。7.豆淋酒:取小黑豆适量炒焦,冲入热黄酒50毫升。趁热服。服后温覆取微汗。用治中风后遗症以及产后中风、四肢麻木等。  8.乌鸡汤:取乌骨母鸡1只,去毛及肠杂,洗净切块后加入清水、黄酒等量,文火煨炖至骨酥肉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