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配制的注意事项—— 安全常识

试剂配制的注意事项—— 安全常识

ID:41288862

大小:27.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1

试剂配制的注意事项—— 安全常识_第1页
试剂配制的注意事项—— 安全常识_第2页
试剂配制的注意事项—— 安全常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剂配制的注意事项—— 安全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配制溶液必须注意安全,不要贪图省事而马虎从事,或明知不对却抱着侥幸心理,或自认有一定经验而麻痹大意。思想上的疏忽常常是发生事故的原因,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须知事故并不是为了事业而必须付出的代价,而谨慎决不是没有价值的。下面我们介绍配制溶液时应该注意的安全常识。(1)试剂瓶、量筒、容量瓶等,绝对不能用灯焰或热水加热。加热烧杯、烧瓶时,下面应当垫上石棉金属网,以免局部过热、发生破裂。当用加热方法来加速物质溶解时,必须不断搅拌溶液,使物质处于悬浮状态,因底部有沉淀物的容器加热时容易发生破裂。热的玻璃

2、仪器不能突然接触冷的物体,特别是冷水;过冷的玻璃仪器则不能突然加热。(2)溶解和稀释化学药品,特别是配制固体苛性碱、浓硫酸之类的浓溶液,只能在耐热的玻璃容器(如烧杯、烧瓶)中进行,切不可在玻璃瓶(试剂瓶)、量筒、结晶皿或标本缸中配制,这些物质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会使这些容器破裂。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故:有一位化学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配制氢氧化钠的浓溶液,她把固体Na0H放人一只试剂瓶中(第一个错误),加入所需数量的水,随即塞紧瓶塞(第二个错误),摇荡瓶子,并把瓶子举起到与她的眼睛相平的高度(第三个错误),结

3、果溶解产生的大量热量,使瓶子炸裂,热而浓的Na0H溶液泼溅到她的脸上和眼里,造成悲惨的双目失明事故(原载1947年德国《化学周报》)。国内一些教学科研单位也曾有同类事故发生。因此,溶解固体NaOH、浓H2SO4等必须在开口的耐热容器中进行,并用玻棒随时搅拌溶液。(3)配制溶液时,取用一切化学药品,均禁止用手直接拿取,这会造成试剂的污染,或手的烧蚀。粉碎大块苛性碱(或其他腐蚀性试剂),必须戴上帽子或头巾,戴上护目镜和橡胶手套,因为粉碎时弹出来的小块苛性碱若落人眼内,它能迅速溶解而引起眼球的化学烧伤。若落

4、人头发内则会吸收从皮肤七蒸发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中的水分,逐渐使同体苛性碱变成浓溶液,丌始时损坏头发,继则剧烈地损伤皮肤。大家知道,苛性碱能使皮肤剧烈肿胀,并逐渐变为粘性物体,而且非常难于痊愈。(4)搬动盛有强酸、强碱溶液(或其他有腐蚀性的液体,或易燃性的液体)的瓶子,必须托住瓶底,只拿住瓶颈是很危险的,因为遗留在瓶口的溶液会使玻璃表面变得很滑。平时应将瓶口周围擦干净。贮藏和搬移强酸,须将容器密闭,并另外用设备保护,以防破裂。盛有溶液的薄壁玻璃器皿(烧瓶、烧杯)搬动时也必须托住它们的底部。为了防止倾倒而发

5、生事故,不要把腐蚀性试剂的溶液放在试剂架的顶层上。(5)倒用浓硝酸、溴水和氢氟酸等腐蚀性试剂溶液时,必须戴上橡胶手套。(6)当打开装有挥发性液体(如乙醚、浓盐酸、浓HNO3、浓氨水等)的瓶子时,绝对不可将瓶口对准自己或他人的脸部,特别是眼睛,因为瓶内液体由于蒸发会产生相当的压力(尤其在夏天)。当启动瓶塞时,塞子会被骤然顶出,有时会喷出一部分液体,危险性很大。某单位一位实验工作人员有一次要开启大瓶装的浓盐酸,由于大意,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一开动瓶塞,浓盐酸朝外冲出,灼伤了脸部。所以,遇此情况,最好

6、戴上护目镜.或预先在瓶口包上湿布,用冷水冷却后,再开启瓶塞。(7)从大瓶中取用浓酸时,应该用虹吸管吸取,因为倾倒法会洒出酸液造成事故。取用完毕,把虹吸管拿掉。(8)稀释浓硫酸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为避免酸液飞溅,必须注意,只能把酸缓缓地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绝对不能反过来,把水注入酸内。大多数酸用水稀释时,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需要把这一规则应用于一切酸类的稀释。稀释硫酸时,如果硫酸量较大,为安全计,应该预先把盛水的烧杯放在冷水中,一旦发现温度过高,应停止继续注入硫酸,待冷却后,再行稀释,最好是分几

7、次进行稀释。(9)量取少量浓酸、浓碱或有毒液体,应尽可能使用量筒或滴定管。若要用移液管来量取上述危险性液体时,绝对不可以用嘴吸取,而应使用吸管胶吸球、洗耳球或其他代用装置。(10)在实验中,酸碱溶液是最常用的试剂,也最容易伤害皮肤和农服。浓酸、浓碱和苯酚都会引起严重的烧伤。因此,皮肤或眼睛一旦沾上这些溶液,必须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这样可以大大减弱它们的伤害作用)。并再用下法处理:若为酸溶液,可用2%左右的NaHCO3溶液洗涤;若为碱溶液,可用1%醋酸溶液洗涤,再用水冲洗。眼睛被化学药品烧伤时,须立即用大

8、量水冲洗。冲洗眼睛时,应张开眼睑,至少冲洗15min。如果被碱所伤,可再用2%硼酸溶液来洗眼睛;如果被酸所伤,可用3%碳酸氢钠溶液来洗眼睛。然后请医生治疗。不管如何,万一受伤,均应请医生医治,但是,及时采取上述措施,可以减轻烧伤程度。(11)浓酸溶液(H2SO4、HNO3、HCl)落在衣服上,特别是棉花、亚麻、人造丝和锦纶(聚己内酰胺纤维,又称尼龙6或卡普纶)等织物,都会受到破坏。一般人往往容易忽视稀释溶液对衣服的破坏性。事实上,一滴极稀的酸溶液落在衣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