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的用法》PPT课件

《虚词的用法》PPT课件

ID:41297615

大小:1.58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8-21

《虚词的用法》PPT课件_第1页
《虚词的用法》PPT课件_第2页
《虚词的用法》PPT课件_第3页
《虚词的用法》PPT课件_第4页
《虚词的用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虚词的用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正确使用虚词【考点透视】◆正确使用虚词是从“正确使用词语”中分解出来的一个考点。重现率很高,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之一。除了在“正确使用词语”这个考点之外,在“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和“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考点,也常常考到虚词的运用。高考虚词考查的核心是“灵活使用”,主要考查虚词的混用、误用、滥用、搭配不当等问题。考查的重点是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几类词,其中考查最多的是连词,尤其是复句中关联词的运用。虚词有关知识1虚词的定义:◆虚词是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上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2虚词的种类:◆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概念:用来修

2、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时间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一、副词1、都能作状语,“很”、“极”也可以作补语,一般不能作定语。副词的语法特征2、大多数副词不能单独回答问题,有少数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如“不”、“没有”、“也许”、“有点儿”等3、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有单用的,也有成结呼应的,还有跟介词、连词相呼应的。常见典型副词顺口溜都 很 又 不 刚刚,稍微 十分 马上,忽然 渐渐 更 挺,大概 一定 经常。副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例:经专家鉴定,这一只明朝景泰年间制作的景泰蓝铜罐价值至少在三万以上。

3、1、自相矛盾“至少”是表示最小限度的副词,而“三万元以上”表示的不是最小限度,虚词与语境矛盾,应删去“以上”。2、词性不明【解析】:“偶然”是形容词,不能作“写”的状语,而“偶尔”是副词,不能作谓语。①句中应用“偶尔”,②句中应用“偶然”。③句中的“刚才”是表时间的名词,不能充当“轰”的状语,应换用时间副词“刚刚”。【提醒】:有些副词容易与名词和形容词发生混淆,要把准词性。例:①他常常写小说,偶然也写诗歌。②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是偶尔的。③台湾岛内的分裂分子挑衅“一个中国”的原则由来已久。臭名昭著的,莫过于刚才被民众轰下台的李登辉。3、重复赘余例1、①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

4、,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②他说得很对,有些事仅仅说句感谢,是很轻飘飘的。③我们的同志,眼睛最雪亮,爱憎最分明。解析:“轻飘飘、雪亮、分明”本身就含有程度深的意思,不能再接受程度副词“很、最”的修饰。例2经过治理整顿,剧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不再互相拥挤。◆解析:副词“互相”是“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的意思,而“拥挤”是“挤在一起”的意思,含互相意,在表意上重复,应去掉。4、用法不明①新来的班主任同老班主任一样,更会体贴我们。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逐渐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更”表示程度进一步增加,用于程度

5、比较时,两个班主任既然“一样”,就不能用“更”,应改为“很”。“逐渐”侧重于渐进性,而“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不能渐进,只能分步进行,所以“逐渐”应改为“逐步”。【提醒】有些副词,看上去语意相近,用法差不多,但限制修饰作用不同,表达效果也不一样,在使用时不可该用甲副词而用了乙副词。5、位置不当(2004年湖南高考题)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集于镜头。【提示】一般来说,副词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在“把”字句中,表达否定意义的“不”“没有”等否定词必须放在“把”字前。“没有”应移到“把”字前。二、介词概念: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

6、性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自、往、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把、对、为(对象或目的)、以、按照(方式)比、跟、同(比较)、被、叫、让(被动)”等。1、不能单独成句,也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组成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介词的语法特征2、不能重叠。3、介词后面不能加动态助词“着、了、过”和趋向动词“来、上、下”等。【说明】“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是动态助词,而是和前面的“为、当”构成一个词。介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滥用介词①(2005年浙江卷):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

7、倒是不少。“在……中”构成了一个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这就造成了主语的残缺,应当删去“在”和“中”,使“这部作品”充当主语。②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③消费者权益受到无理侵犯或粗暴践踏时,当事人应诉诸于法律,切不可采用个人行为私自解决。此句和上例①一样,由于滥用介词“对于”而造成主语残缺,删掉“对于”,使“凡是……人员”充当主语。“诸”是一个文言兼词,相当于“之于”,已经包含一个和“于”字在内,再在后面加“于”就造成了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