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模块一

岳麓版选修模块一

ID:41297949

大小:308.5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8-21

岳麓版选修模块一_第1页
岳麓版选修模块一_第2页
岳麓版选修模块一_第3页
岳麓版选修模块一_第4页
岳麓版选修模块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选修模块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岳麓版选修模块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山东省滨州市邹平一中刘庆亮2007.10.20提纲1、2007年山东高考情况简介2、选修模块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3、选修一的九项改革课例展示2007年山东省高考文综情况(一)今年全国高考改革形势1、考试内容:从新、旧课程并存,到2007年四省新课标改革;2、科目设置:3+2、3+文(理)综、3+X+1模式并存;(二)山东文综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分值240分。2、第Ⅰ卷全部为必考题;第Ⅱ卷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3、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分值为4分,共100分;第

2、Ⅱ卷分值为140分。其中第Ⅱ卷的必考题部分4小题,分值共110分。选考题部分每位考生限选3题,共30分。4、选考题部分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方式。要求每位考生必须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每道题目的分值均为10分。【选作部分】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

3、不更造也。”——《宋史》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4分)(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6分)5、文综中历史部分试卷结构年度题型题量分值比重2007年选择题83241%非选择题学科内必做1道(25分)选做1道(10分)3559%跨学科1道11(三)文综试卷历史试题的命题特点1、考查主干知识:题号知识点题号知识点9

4、明朝皇权专制15资本主义萌芽、蒸汽机、京剧、英国资级革命时间10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61972年中美恢复邦交关系11小农经济特点27美国罗斯福新政12抗日根据地位置29山东先秦成就和近代教育13新中国1960年八字方针33王安石变法内容和评价14新中国民族政策2、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题号材料情境题号材料情境93副男帽图片151760年特定历史情境10引路德文字材料1672年中美联合公报文件11白居易诗27新政图片、立法文件12抗日根据地地图29简答、学校课表13引用周总理对话33司马光、梁启超观点材料1453

5、版人民币图案3、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时政热点(1)第27题“社会保障制度”:关注民生——和谐社会;(2)第12题“抗日根据地”:七七事变七十周年;(3)第16题中美关系;(4)第10题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0周年;(5)隐含热点:第33题王安石变法措施涉及民生;35题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成为中日关系的借鉴。4、突出山东地方特色:29题“山东题”;5、新史学观的引领导向:(1)整体史观:9、10、15、16题;(2)现代化史观:13题新中国现代化探索;29题山东教育现代化;27题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改革;6、体现新课改理

6、念:提炼运用史料信息的能力;27题开放性和论证能力;关于选修模块教学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课程改革与高考的关系;二、考纲与课标的关系;三、课标与课本的关系;四、各版本之间的关系;五、必修、选修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六、基础知识与材料运用之间的关系;一、高考与课程改革的关系新课程改革的十大变化:1、指导思想: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2、课程目标:从过去“知识与能力”一维目标,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3、课程结构:从分科倾向严重、简单划一,到重基础、多层次、综合化的特点;4、课程内容:从繁难偏旧、脱离

7、学生和生活,到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5、课程管理:从国家高度集权化的刚性管理,到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管理、弹性管理;新课改理念(三维目标)全面要求与高考以知识与能力立意为主(一维目标)的矛盾关系;选修课开设以及数量多少的问题6、教学方式: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7、学习方式:从单纯接受性学习,到探究性、合作性、接受性等多样化的学习;8、教材观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9、呈现方式:从黑板、粉笔,到多媒体手段;10、课程评价:从单一化,到多元化、过程性与发展性。二、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

8、的关系谁为主?——相互结合;说明为主(一)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古代中国手工业(3)古代中国商业(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