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与说文》PPT课件

《许慎与说文》PPT课件

ID:41304920

大小:1.66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8-21

《许慎与说文》PPT课件_第1页
《许慎与说文》PPT课件_第2页
《许慎与说文》PPT课件_第3页
《许慎与说文》PPT课件_第4页
《许慎与说文》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许慎与说文》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许慎与《说文》第一节《说文》的作者——许慎272《后汉书·儒林传》: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273一、许慎的名字、籍贯二、许慎的品德、学问三、许慎的做官经历四、许慎的主要成就274一、许慎的名字、籍贯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吕氏春秋·孟冬纪·节丧》:“慈亲孝子之所慎也。”高诱注:“慎,重也。”出生地:汝南召

2、陵(现河南漯河市)275二、许慎的品德、学问性淳笃,少博学经籍。淳笃:质朴厚重《论语·季氏》:“少之时。”皇侃疏:“少,谓三十以前也。”《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左传·文公十三年》:“有宠而弱。”杜预注:“弱,年少也。”又《后汉书·丁鸿传》:“弱而随师。”李贤注:“弱,少也。”276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277马融:“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后汉书·儒林传》:“东京学者猥众,难以详载,今但录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林

3、篇。”周宣光被誉为“五经纵横”,鲁叔陵被誉为“五经复兴”,井大春被誉为“五经纷纶”。278王捷南《后序》:“西京儒者……大都专治一经,兼经者盖不多得。而至东汉,兼经者渐多,然惟许叔重、郑康成(郑玄)二大儒最著。”279许慎的学问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与他的师承是分不开的。2710当时的社会环境《后汉书·章帝纪》:建初八年(公元83年),章帝下诏曰:“五经剖判,去圣弥远,章句遗辞,乖疑难正,恐先师微言,将遂废绝,非所以重稽古、求道真也。其令群儒各选高材生,受学《左氏》、《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以扶微

4、学,广异义焉。”2711许慎的师承《后汉书·贾逵传》:“由是四经遂行於世。皆拜逵所选弟子及门生为千乘王国郎,朝夕受业黄门署,学者皆欣慕焉。”刘向——刘歆——贾徽——贾逵(公元30——101年)2712贾逵三、许慎的做官经历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许冲《上〈说文解字〉表》:“臣父故太尉南阁祭酒慎。”《汉官仪》云:“功曹、督邮,郡之极位。”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洨xiáo:古县名。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省固镇县东。东晋后废。2714四、

5、许慎的主要成就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臧否:品评;褒贬。《淮南子注》2715第二节《说文》与《说文》学2716一、《说文解字》命名的原因271727182719字《说文·子部》:“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段玉裁:“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引申之为抚字,亦引申之为文字,《叙》云‘言孳乳而浸多也。’”2720《山海经·中山经》:“女子服之不字。”郭璞注:“字,生也。”《广雅·释诂》:“字,生也。”王充《论衡·气寿篇》:“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6、”2721《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2722说文《说文·言部》:“说,释也。”“说文”就是“释文”,所以独体字许慎偏重于释义,说明构形的理据。如:《说文》卷四上:自,鼻也,象鼻也。《说文》卷九下: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2723解字《说文》:“解,判也,从刀判牛角。”因此,“解字”就是分析字。所以,凡是合体字,许慎都在释义的基础上,分析其形体结构,有的注明读音。如:《说文》卷六上:休,止也,从人从

7、木。《说文》卷三下: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之声。2724二、《说文》成书的背景与基础为了配合经今古文斗争的需要前代和当代学者已有析字之先例其它著作也已开创释词的先例《仓颉篇》等书已将文字作了汇总(一)为了配合经今古文斗争的需要所谓今文,就是指秦汉时期通行的字体,即隶书,古文主要是指壁中书之类的先秦文字。用今文书写的“经书”叫今文经,用古文书写的叫古文经。“经学”的出现为了弥补秦始皇“焚书坑儒”所造成的文化断层的危害,汉朝廷改变了文化政策,不但废除禁止私人拥有藏书的禁令,而且还“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8、经学”就是对这些经书的注释和研究的学问。它的内容主要是训释文中的词义和解释文章的精神实质等等。今文经的来历:在经秦火后,由老年人凭记忆背诵出来,再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写出来的。古文经的来历:一是壁中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为了扩建自己的宫殿而拆毁孔子的旧居,在夹壁墙里发现了《尚书》、《春秋》、《礼记》、《论语》、《孝经》等一批古文书籍。此外,在淹中(鲁国地名)也出土有《礼古经》。二是民间献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