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结构纤维及复合材料资料

压电结构纤维及复合材料资料

ID:41311780

大小:4.01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8-21

压电结构纤维及复合材料资料_第1页
压电结构纤维及复合材料资料_第2页
压电结构纤维及复合材料资料_第3页
压电结构纤维及复合材料资料_第4页
压电结构纤维及复合材料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电结构纤维及复合材料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BreiD,CannonBJ.Piezoceramichollowfiberactivecomposites[J].CompositesScienceandTechnology,2004,64(2):245-261.图1中空压电纤维一、背景介绍一般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压电纤维为实心截面,当驱动该类压电复合材料时,电极放在基体表面,电场因需要穿透非导电基体因而其达到压电纤维时产生大的损耗,因而需要高的驱动电压。另外,该类复合材料的基体必须用不导电材料,这限制了其的应用范围。中空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可以降低驱动电压,并且基体材料选择广泛,可以涵盖不导电的环氧树脂和

2、各类导电的金属材料。本文讨论了中空圆环形截面压电纤维的制造和应用,以及纤维和基体模量比、中空纤维壁厚与半径比及纤维体积分数对此类复合材料性能、制造及可靠性问题。Thin-wall纤维最理想,但存在严重的可靠性问题。总之,对中空压电纤维复合材料,要同时考虑压电纤维品质、制造及可靠性问题。空心压电纤维复合材料驱动用31模式,实心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用33模式。尽管31模式纵向应变比33模式小一半,但所需驱动电压仅需33模式的1/10或更少。传统的制备技术可以制备出壁厚在压电材料晶粒尺寸量级的中空纤维,但是长度仅有10mm或更短。混合共挤技术可以制备100mm以上的空心纤

3、维。目前对中空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大多限于利用短纤维的径向应变(水声听音设备),本文则研究利用纵向应变。目前对中空纤维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纤维壁内的电场分布(2)电场和应变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3)纤维和基体模量比、中空纤维壁厚与半径比及纤维体积分数对此类复合材料性能、制造及可靠性影响(4)中空纤维质量对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的影响。二、单个纤维及层板的有效性质中空纤维中的电场:thin-wallapproximation在这篇文献里没有提到这个公式是近似的,还用这个公式计算了各种厚度的中空纤维的电场,但在后面Lin和Sodano的文献中,似乎说为近似的

4、。在一般情况,由该表达式电场内表面大外表面小,最大与最小差值随增加而增大,这样在外表面达到极化时,内表面处材料有可能由于大的电场产生的应力而损坏。同样在驱动中空纤维时,在外表面难以达到最大工作电压。因此,小的中空纤维是一个好的选择。纤维有效:,随着的增加而降低,即薄壁中空纤维可以产生高的应变。单层有效:讨论:(1)纤维密度(纤维数/能放入的最大纤维数)代替纤维体积分数,,通过计算发现,thin-wall纤维虽然d31最高,但由于体积分数的限制,不能使单层达到最高的d31;thick-wall纤维虽d31不及thin-wall,但由于可以达到高的体积分数,因而层板

5、的d31较大。(2)层板d31随基体模量增加而降低。最大基体模量由单个纤维能承受的嵌入应力决定,嵌入应力由制备过层中基体与纤维的热应变差别引起(两种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纤维的环向、轴向和VonMises应力由作者另一篇研究工作给出。研究表明:硬的基体容易导致纤维发生强度破坏,而软的环氧树脂基体容许各种和而不发生强度破坏。三、中空纤维制备与评估:上面的研究表明,和材料性质(模量和d31)决定了中空复合材料的应变行为,而嵌入应力条件限制了基体材料的选择。这节讨论microfabricationbycoextrusion(MFCX),这种方法对各种陶瓷材料,制备晶

6、粒尺度的任意横截面的纤维具有很高的成功率。(1)ovality(椭圆度)=最大直径偏差/名义直径(2)eccentriclty(偏心度)=孔的偏差/直径以上两个参数是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壁厚,导致壁内电场的变化(3)straightness(直线度),由curvature(曲率)和waviness(波动)表示(4)materialpropertyevaluation:包括所制备材料的空隙率、密度、d31、和模量四、中空纤维制备与评估:Thin-wall纤维强度较差因而会对复合材料可靠性带来影响。五、中空纤维与实心纤维的比较实心纤维驱动电压要求很高,因而工程应用不

7、方便。空心纤维如果电极破裂丧失了电连通性,纤维就失效了,在这种情况下,实心纤维比空心的强。[1]BeckertW,KreherW,BraueW,AnteM.Effectivepropertiesofcompositesutilizingfibreswithapiezoelectriccoating[J].JournaloftheEuropeanCeramicSociety,2001,21(10-11):1455-1458.hybirdfiberwithaninactivecoreandapiezoelectriccoating,thepiezoelectrici

8、nactivecore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