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

ID:41315062

大小:990.03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8-21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_第1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_第2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_第3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_第4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一、王好战,请以战喻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性善论”和“养气说”是孟子的重要哲学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经典

2、之一,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为研究孟子的主要材料。宋代把它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背景扫描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到过梁(即魏)、齐、宋、滕、鲁等国家,游说过齐威王、宋王偃、滕文公、梁惠王、齐宣王等国君。齐宣王、梁惠王尽管对他十分礼遇,但终因“迂阔而疏于事情”不为诸侯所用,“退而与万章之徒”著书论事。孟子一生主张“仁政”,主张实行“王道”,而当时社会流行的却是“霸道”,即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凡是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而孟子的仁政王

3、道说,在当时却行不通。单元导读本单元共有七课,每一课都围绕一个主题编排,所选择的语料主要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并具有很高的认识和鉴赏价值。《王好战,请以战喻》中的四篇短文讲了为人君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借用形象的事例说明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只会缘木求鱼。《王何必曰利》讲了维持国家要靠什么,需要的是义而不是利,说明了只顾求利的危害,现在以德治国可谓有孟子思想的影响。这一话题分析得细致且通透,明确地告诫为政者一定要掌握好这一原则。《民为贵》显现了孟子的思想高度,以人为本,国君把人民放在心上,那么百姓就有归宿感,就

4、会竭尽全力地为君王服务,也就成为我们盼望的和谐社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观点演化为我们今天的立政为民、公平公正民主的精神。《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体现了孟子的政治理想,与百姓同忧乐,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这样的政治环境,则会集四方之民如水之归下,在当时能有这样的远见,的确精深。《人和》这一话题谈了内部团结一致的重要性。“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文章运用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使得表意异常酣畅,让人深信不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高屋建瓴,谈了大丈夫与一般人的

5、不同:心存道义,能够经受一切考验,在磨难中成就自我,提升自我。“集义”这一观点更为精深,它是我们现在“终身学习”观点的本源。《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说了人与非人的不同,这一话题的文章多在反面用墨,明确而警醒,数千年来华夏儿女都在接受着它的警示与监督。学习本单元的文章,首先要注意把握孟子的思想要义,其次要注意体会孟子文章的雄浑气势,学习其说理善用比喻、行文多铺排的艺术特点,注意体会其表达效果。内容索引预读先学——读文本内容,知文理学基础精读研析——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多读厚积——读优秀作文,积素养提技能预读

6、先学——读文本内容,知文理学基础释文题“王好战,请以战喻”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句话。在这一章中孟子为了回答梁惠王的提问,并借机宣扬自己的“王道”,就用战争作喻,讲述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形象地揭示了梁惠王的政治跟邻国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巧妙地解答了梁惠王心中的疑惑,得出了“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的结论。本课以“王好战,请以战喻”为题,目的在于引导我们把握孟子善于用生动、诱人的形式,特别是善用设喻取譬的手法来解释说明道理的技巧。所选的四篇短文,都是这一技巧运用的典型篇章。知文明理明主旨本课选录了《孟子》中的四则

7、文章,第1则选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了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第2则用寓言的形式,形象地描述了一个齐人靠乞讨残羹冷炙以求一饱,却又在妻妾面前假充阔佬,竭力炫耀欺骗的故事,讽刺了那些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第3则用偷鸡者的故事,证明了知错不改的荒谬,阐明了“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的道理。第4则孟子以久旱禾苗逢雨蓬勃生长为喻,对梁襄王讲述了“不嗜杀人”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语言积累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____”,__

8、____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同“____”,______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_____”,_____④蚤起通“___”,______⑤施从良人之所之通“_____”,______⑥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通“___”,_______⑦卒然问曰同“___”,_______⑧民归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