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一个词的词性

如何辨别一个词的词性

ID:4133267

大小:102.9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29

如何辨别一个词的词性_第1页
如何辨别一个词的词性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辨别一个词的词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如何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应该从组合能力、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形态(包括构词形态和构形形态)、意义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搜集(当然也可以自己造)包含有该词的句子或短语,考察其组合能力和充当什么样的成分。其次,要看意义,看所要判定的词在这些用例中意义是否有差别,几个意义之间是否有联系,是看作一类词合适还是分别看作不同的词。最后,要看它和那类词的语法特点最相近。如果和哪类词的语法特点最相近便归入哪类词。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应该在掌握各类词的语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的特点为充分条件,即只要具备某个特点就一定是某类词,比如说“只能作状语的一定是副词”,“能作谓语并能带宾语的一

2、定是动词”。有的是必要条件,即某类词一般要符合某个条件,但具备某个条件,不见得是某类词。如,形容词能作谓语和定语,但能作谓语和定语的不见得是形容词。如“今天星期三”、“星期三的课调到星期四上”,这里的“星期三”就不能判定为形容词。判断一个词的词性,还要注意一般和特殊。任何“凡是”都有例外。例如我们说“名词不能受副词的修饰”,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方位名词可以受副词的修饰,如“最东边、最后边”等,个别副词也可以修饰作主语的名词,如“只这几家商店卖这种椅子、就小张一人考上了大学”等。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这条语法规律。一般说来,下边几种情况不作为词性归类的依据:①仅在儿童语言中出现的用例。如某些重叠、拟

3、人化说法等。②仅在熟语中的搭配用例。如我们不能据“人不人,鬼不鬼”这个熟语中的“不”能修饰名词“人”“鬼”而否定“名词不能受副词‘不’修饰”这条语法规律。③仅在韵文、唱词中出现的用法。因为在韵文中,为了押韵,有些搭配是不符合我们平常说话习惯的。④仅在语法书上讨论问题才出现的用例。比如说“‘呢’是语气词,不能作主语。”而“呢”在“‘呢’是语气词”这个用例中,“呢”偏偏作了主语,这种情况不能算。此外文章中加引号的词或短语也不作为判断词或短语性质的标准。如“‘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鲁迅《祝福》)尽管中补短语可能作主语,但本句中的“说不清”不能作为中补短语作主语的用例。下面举几个词性判别的例子

4、:为什么副词询问原因或目的。它出现的位置有三种:a)出现在谓词性词语的前面。如:你为什么不说话花儿为什么这样红b)出现在主语短语的前面。如:为什么我就不能去为什么面前偏偏横着一条小河?c)出现在句尾。如:小李今天没来上班,为什么?一定:形容词1、固定的。只修饰名词,通常要带“的”。-7-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成分西瓜的味道和土壤、水分、日光等都有一定关系。2、某种程度的;适当的。只修饰名词,必须带“的”。他的外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准备在一定的场合发表我的意见。副词1、表示意志的坚决。多用于第一人称;用于第二、三人称时,往往表示要求别人坚决做到。用在动词和助动词“要、得(d‡i

5、)”前。我一定照办你明天一定来啊!他们一定要来,我劝阻不下你一定得告诉我结果2、必然,确实无疑。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你一定是记错了他身体一定很好你不亲自请他,他一定不来你亲自请他,他也不一定来按:“一定”可以作定语,又可以作状语,但不能作谓语,不能受副词“很”的修饰。顺着动词听从,不违背,不违抗。如:你不要什么事都顺着他。介词有“沿着”或“依照、按照”的意思。用在名词性词语的前面,和后面的名词构成介词短语。经常作状语。如:顺着大路往东走,不远就是我们的学校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是一片树木1叫[动词]1、喊叫;吼叫;鸣叫。可带“着、了、过”,可重叠。不能带宾语。大喊大

6、叫疼得叫了起来鸡叫过两遍了2、呼唤;召唤;招呼。可带“着、了、过”,可重叠。可带名词宾语。宾语可以是人,也可是物。小张,老李叫你你把我叫来干什么?叫了一辆面的她叫着我的名字,说……3、致使,派,让。必带兼语。叫人为难领导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上级派我到贫困地区去扶贫4、名字是。必带宾语。谁叫“盖天力”?我叫鬼不见,他叫缠死鬼。5、称呼。必带双宾语。大家都叫我“张老五”我们都叫他“李二嫂”2叫(教)[介词被]。引进动作的施事者,动词前后要有表示完成、结果的词语,或者动词本身包含此类成分。墨水瓶叫弟弟给打翻了手指叫刀子划破了皮窗口叫大树挡住了阳光此部分的内容可参看附录二《常用

7、词词性表》。-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